拉長觀光季 細水才能長流

  • 2007-10-03
 根據地區旅遊業者的觀察,今年馬祖入秋後的觀光人潮不減反增,因為有觀光人潮的流動,馬祖的秋天看起來不是那麼的蕭瑟;觀光發展要細水長流,拉長觀光季不分淡旺是未來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目標。不論是觀光的硬體建設還是行銷規劃,要把馬祖不同季節的不同風味呈現,自然可以吸引到不同族群的客源。
 地區觀光業起步不久,在服務性商品資源方面十分有限,如果觀光客增加太過迅速,將會導致應接不暇,服務品質降低,觀光客權益也受損,更傷害馬祖整體形象,影響深遠。因此,我們在致力客源開發之時,也不能忽略服務業質與量的提升,唯有客源和資源相配合,才能在穩健中求發展,這是現實環境考量,政府和民間必須要有前瞻性的思維和作為。
 過去幾年,馬祖的觀光人潮多半集中在夏季,當時鎖定的客源是暑假長達兩個月的長假,一旦暑假結束,觀光相關的產業似乎也跟著停擺。
 民間觀光產業的投資動輒百千萬,靠每年兩、三個月的所謂旺季來回收,效益十分有限,所以要設法拉長觀光季,讓全年至少有八到十個月有客源,才能平均收益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從最近幾年的觀察發現,馬祖因為知名度的不斷提升,交通多少有些改善,觀光客來馬不再只是集中在夏天,從春天到秋天都可以看到團體旅遊,目前比較屬於明顯淡季的是冬天,這與國人的旅遊習性有關,所以地方政府轉而向大陸招團也是方向之一。
 地區以觀光產業為主,在人潮就是錢潮的邏輯下,當然希望觀光客不斷湧進,可是大家必須衡量地區觀光資源有多少,假如能夠因應且保證品質,當然是多多益善;反之,則應有所節制,因為無限量的發展,將會產生負面效應。拉長觀光季等於是分散客源到各個月份,細心長流型態的觀光發展也能在各項品質上做兼顧;金門及澎湖的觀光發展興衰可以為鏡,馬祖四季各有不同風味,應該在每個區塊有不同的規劃與行銷。
 各種產業發展策略,因環境而調整,同樣的,地區觀光業在環境改變下,也要重新思考,過去缺乏觀光客,當然以吸引客源為重,現在有了人潮,就要朝增加服務業品質提升為要。
 在觀光產業中,旅館和餐廳列為首要,地區這兩項的資源有多少?品質其實還有提升的空間;北竿地區今年夏天有兩家旅館斥資千萬改善其住宿環境,因為業者深知品質提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競爭的大前提下,不求改進等於注定要被淘汰。
 要拉長觀光季重在行銷,主題性的推銷讓這個任務有實現的可能,政府與民間都可以嚐試淡季促銷的手法,海空交通的規劃亦然。
 近年來政府從擴大各項活動到推出海上桃花源等等,努力的確收到效果,人潮就是最佳的證明,我們對於各方積極的作為,表示支持與肯定。事實上,以觀光產業為經濟發展主軸的馬祖,必須在爭取客源方面有所表現,方可帶動觀光相關行業,促使經濟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