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您身在何處,或是走到那裡,都是禁不住故鄉的呼喚;不論是各式劇碼,或是南北唱腔,總是熬不住款款鄉音在耳畔響起;閩劇是原鄉的傳統戲劇藝術,也是年長者最愛。隨著時空環境變遷,閩劇在大陸福建都市化之後,重視度漸漸受到考驗,不過,在傳統藝術文化中,它還是有它一定地位;再以馬祖而言,在自由中國內的我們,也可以保存、發揚,有別於台灣地方戲曲,成為在地一個藝術特色。
閩劇在大陸地方戲中,是具有特色的地方大戲,在過去鼎戲時期,聳動福州一帶社會,其劇本、唱詞、曲本也是經由文人撰寫及專業研唱,然而,兩岸大環境變化,大陸經濟成長,年輕一代迷於新奇,致使閩劇在福州一帶也受到延存的挑戰。
在現今福建的福州語系的大都市,大家對閩劇的存廢曾引起討論,年輕一代認為,它只是鄉村大戲,在漁農村受到歡迎,而都市化城市,則是地位受到考驗。不論如何,福州戲還是具有一定地位及價位內涵,只是它的演變可能會隨時間、環境有所調整。
地方為了延續閩劇香火及在地年長鄉親的需求,每年邀請福建省、福州市閩劇團跨海公演,不但掀起了高潮,大人、小孩也一睹閩劇丰采。
它是鄉土文化遺產,也值得我們這一輩珍惜和愛護。在提倡傳統文化聲中,過去旅台鄉親曾徵集東海部隊福州戲曲專業人士調教、訓練,成立海風業餘閩劇社,著實不易;如今,在建立在地文化特色的潮流中,福州戲曲仍是馬祖戲劇培植的唯一具風格的方向。
我們樂見地方文化部門或地方樂府的熱心人士,每年赴福州取經,雖稱不上大戲排場,但也初步培植人力,使閩劇後繼有人。
閩劇每年一至二次公演,當曲終人散時,留下的不只是回憶或是耳畔回響起款款鄉音,而是它的餘音、場景,卻是在地福州戲曲的加溫、加熱。
閩劇流傳悠久,也曾為原鄉的地方戲曲大放異采,雖然,大陸也面臨或式微的困境,但是,我們能留存特色與丰采,也是在地一大資產。
讓閩劇也能在馬祖散發芬芳
- 2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