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馬中五十歲生日,回顧這半個世紀,從擴大校區整建,至教學品質升級,以及優質校園風氣,不但為地方培埴人才搖籃,也奠定教育精進之發展。在慶賀半百歲月之際,希望新樓誕生,代表新的生命力開端,未來除提供在地下一代更佳學習環境之外,也能為失學者、進修者建立再教育平台。
在改制國立之後,馬中最大突破在於升學榜的躍升,學生素質提升之外,學校教學品質升級,師長付出努力,更是關建的影響力。
升學榜的躍升,固然,我們不能以升學率的提高來論辦學的成敗,或流於附和所謂的升學掛帥,但學生考取國立大學及熱門科系的比例,仍是一個重要性指標。
儘管,現今大學入學門檻已大幅降低,可是較優質名校或科系還是難以擠進;馬中近年除了推薦保送列車外,應屆畢業生考取台大、醫學院的等級分數已不是夢想,顯現教學品質、學生素質與台灣沒有太大落差。
另一項突破的是校園整建,雖是一個艱辛歷程,但卻是奠定高中未來發展根基。在亟力爭取之下,獲教部補助四億二千萬元,從行政、一般教學、專科教室、服務教學、公共、管理等空間有了完整規劃、配置。
在校園整建完成之後,不但可帶給師生完善的教學、學習環境、提升品質,更讓未來馬中發展的路變大、變寬。
校區變大、校舍變多,我們希望將來除了給下一代在地學子更好環境、空間外,也能為地方失學者、修進者建置再教育平台;同時,也可規劃為小三通台商子弟學校,吸引招收更多學生。
進修是不分年齡,學習是無止境,如高中夜間進修部,碩士在職研究班都可代辦,給予行政及空間支援,還有,社區大學的推動也可列入規劃,提供地方多元的服務。
教育是一項付出、貢獻,地方高中設置的最大精神在於培育在地下一代,家長今以馬中為首選,考量因素很多,我們希望不論學生程度高低,都予全部吸納,以不同程度給予不同教導,真正落實社區化高中的目標。
最後,我們一起向馬中走過五十年歲月,為地方培育無數人才,在各個領域有揮灑空間所做的貢獻,致上最誠摯賀忱,並祝馬中生日快樂,更上層樓。
馬中五十週年慶的祝福與期待
- 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