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位變革 還要看旅客接受度

  • 2007-11-03
 在搭機補位模式建立,一直有不同意見之際,本月起立榮再做作業程序的變革;不過,是否能夠改善過去的方式,或是還要再修正,的確需要運作後,各方反映如何,才能知道答案。我們認為,在公平原則下,只要大多數可接受,且符合人性化,就是把補位機制做對。
 提起補位模式,立榮早先改來改去,引起旅客及民意不滿,原是當日補次日的位子,之後以當日補位有效,去年改回填寫次日候補方式。
 當日關場至末班機宣佈填寫次日候補,最大好處可不必夜宿機場,旅客在填寫候補單之後可以放心回旅館睡覺,而尚未候補的旅客,次日則按已填寫者後面順序而下。
 徹夜排隊,一般認為不合乎人性管理,而且擾民不堪,有時三天開開關關,折騰台灣遊客,留下馬祖負面形象,對地方觀光是一大殺傷力。
 至於,實施當日填寫候補以來,雖然改善民眾漏夜排隊之問題,但機場內動線卻遭受破壞,為排隊等候填寫隔天候補單,機場常有紙箱排隊現象;若面臨關場數日則情況加劇,每天都為填寫隔日候補單而大排長龍。
 在出現紙箱、行李排隊狀況,地方政府、民代基於民意需求反映與立榮再做協調,地方提出優先順序及候補制度更動,主要希望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讓滯留越久的旅客優先候補,如已報到,則依序保留優先,連續關場日有效,直至候補唱名過後取消。
 第二,可解決重複登記候補問題,航空公司可以明確掌握滯留客人數,方便機動加班,加班要有依據,有較確定的人數,可以明確提出,所謂數據資料。
 第三,解決現有候補制度不良,以唱名過後不到取消;該提前一日登記候補權利,自次日首班起生效依順序唱名候補,在未唱名超過前均有效保留至連續日,可減少每日填寫候補單造成爭取或用箱子當人頭佔位認定糾紛問題。
 而航空公司在這次協商補位方式上,有部份似乎與協定有出入,調整候補作業程序,是原當日已訂位且完成報到手續之旅客,若當日受天候之影響取消班機,則可於隔日依原班次順序優先候補。
 候補作業程序實施,今天才第三天,不論航空及民眾,都仍在適應當中,是否能夠解決過去候補作業產生的問題,或是需要再做修正,都需要假以時日的運作實施後方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