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流也要開源 才能安居樂業

  • 2007-11-11
 在台灣一片「漲」聲響起之同時,地方食品類物價隨之上漲,主要原因是國內麵粉漲幅近一倍,而在地從事食品業者也不得不反映成本;至於,一般日用品價格尚保持穩定。在馬祖目前市場景氣不佳,生活機能也不如台灣本島,但是我們從逆向思考,在此生活簡單,花費亦較少;唯一是就業不易,收入來源有限,所以,商機提振、開發還是民眾關注重點。
 為實地瞭解地區物價是否受到台灣本島物價波動影響,縣府消保部門就市售商品做了訪查。根據調查結果,食品類幾乎全面上漲,這是可以預期,大家也有心理準備。
 以麵粉為例,幾乎漲了一倍,相對地,在地食品類產品跟著漲,如麵食、麵粉製點心等,業者也反映,地方供銷量不大,製作的人力、材料費用都提高,有的是不符成本。就事實狀況來說,的確如此,大家都是小本生意,產量不多,供需量不大。至於,一般食用品如沙拉油、麵粉、米,漲幅在三成左右,主要是台灣調高,加上運輸費用,不得不加在價格上。
 在調查中發現,便利商店上漲幅度比賣場高,屬正常現象。便利商店物價原本就比一般店鋪高,台灣也如此,更何況離島;而便利商店訢求的物品速鮮、賣場情境以及便捷服務等。
 地方自國軍裁減兵力之後,各島商機受到重創,尤以離島更是影響至鉅,民間收益縮水,現今除公教家庭是穩定收入外,一般家庭則以節省開支為主。生活在此間,開銷比較少,不像台北一出門就要花錢,光是車費來回就是一項負擔,加上市場物品眾多,刺激購買慾望,花費自然大;馬祖生活機能不便,除了三餐之外,額外開銷也小;現今,大家吃得簡單,沒有多樣化的生活飲食,相對地,減少每月支出。
 在馬祖唯一的是就業市場太小,收入來源受限,住民都是省吃儉用而累積儲蓄數字,未來商機開發、提振還是政府、民間共同關心的課題。地方好山好水,也要好生活,而民間有收入來源,也才是長治久安的主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