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莒光野百合花季主題性旅遊活動

  • 2007-12-10
 低度開發,也有它的附加價值,莒光野百合將是島上最具特色資產之一,並可與海上花蛤齊名,地方政府建設部門除推動百合花季活動之外,同時進行科學性棲地調查、採種復育;我們建議莒光可做為「鄉花」,或鄉徽設計有它芳影,具有指標性的作用。
 馬祖植物特色,一是未見於台灣,但產於中國大陸之種類;一是台灣少見的種類;一是分佈狀況不詳可能為新種類,如馬祖紅花石蒜、馬祖卷柏、馬祖紫珠、馬祖紫檀和馬祖野百合,顯示亦有其獨特性。其中,紅花石蒜經票選為縣花,雖具特色,但花期太短,而野百合花在花姿、花色上更搶眼撩人。
 為形塑莒光野百合特色招牌,地方委託中華民國人與植物會進行棲地調查及採種復育,預計一千兩百五十棵種苗,並提出復育建議書,供建設部門參考。這項棲地調查包括植株高度、開花性狀、物候期、伴生植物、棲地環境與全球衛星定位(GPS )等項目,研究團隊還會看好野百合葉部,觀察是否有病毒感染;同時將採集五十枚健康種球當樣本,進行品種鑑別及繁殖復育。
 莒光野百合一向有名,近年各地在開放觀光,尋找在地資源之下,東莒社區發展協會從魚路古道、大場雌光螢,到熾坪隴史前遺址的發現,都在形塑莒光特色招牌。去年,東莒社協實踐熾坪頂生態自然公園,就是以野百合為主要訴求,而且推廣各家戶種植希望東莒處處可見一片野百合花海。
 東莒野百合的數量為馬祖之冠,花期也比其他島早一個月,開花期在五至七月,百合適合生長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斜坡及不需要定期清除雜草的地方,經證實它的獨特性,並再經科學調查及復育,莒光百合花季旅遊將是最佳主題活動。
 我們再倡議野百合做為莒光鄉花、鄉徽及野百合公園之推動、落實,並由全民共同來做,強力打造野百合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