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政策捆綁下,七年金馬小三通仍諸多綁手綁腳,並流失許多先機,地方府、會力求突圍,雖營造、累積經驗及交流平台,但受法令牽制,感受無力,且難以揮灑,我們期盼中央擴大開放、適度授權,以落實通航的實質功能及精神。
二○○七年進入尾聲,二○○八年即將到來,在回顧與展望的交替時刻,連江縣政府特別擬定了一份「2008馬祖小三通的期盼」說帖,給二○○一年宣佈開放小三通的行政院長張俊雄,希望他一本初衷,再推小三通更上層樓。
現今的金馬正處於重要轉捩點上,民眾生存、生計、生活也的確寄望在小三通上,就金馬經濟提振,小三通是一個利基;就兩岸未來互通,小三通亦是建立模式的最佳緩衝和參考。
金馬小三通試辦七年來,固然出入金馬熱絡,金門台商往返流量大增,但並未實質對當地經濟提升,也僅侷限部分消費區塊,對整體商機發展及競爭力升級還是有限,唯有在擴大人、貨開放範圍,才是真正受惠於金馬。
開與放,大都是逐步、漸進,金馬人可以理解,問題是已七年試辦期,再試的話,則顯得是在畫餅,沒有真正誠意,金馬民眾更沒耐心等待。我們希望中央拋開意識型態,就事務性部分權授予地方政府,政策決定仍留給中央,這種要求並不過分,也不過及。
以人員開放而言,全開是最好,不過,從務實面來看,可做總量管制;再者,大陸對岸可由金馬中轉台灣旅遊七天六夜、金馬三天二夜,沒有必要設限只能包機中轉澎湖。以貨物開放來說,適度開放大陸貨品經馬祖、金門中轉至台灣,財政部公告318項進口免稅項目不符地區民眾需求,應依實際需要調整或增加免稅進口項目。如此,才有實質意義和功能;不然,小三通毫無生計可言。
同時,兩岸小三通七年來,在雙方往來上已建立順暢海上運輸機制,應可規劃進一步的空運,如北竿機場現階段先行開放固定翼一班,再視流量而增加。目前,兩岸早已採行包機,飛與不飛最大癥結不在於航權,而在於中央肯與不肯。
小三通的球在我們這邊,大陸方面並沒有太多限制,我們希望中央在兩岸事務性的議題可以發球,或授權地方來傳球。
小三通需要的是人、貨中轉的開放、擴大
- 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