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組織運作也好,活動推展執行也罷,人手是轉動的推進器;以近年民間協會的興起,最後延續熱力在於人員的齊備,除組織本身基本要角之外,我們認為公職退休者擔任長期義工,可為民間團體或是公共組織注入最強的生命力。
隨著公教退休潮,以及退休年齡層下降,他們是最佳人手,有的在五十歲上下,且歷練豐富,並具行政管理經驗,不但熟悉策劃設計,執行事務也迎刃有餘。同時,正值最成熟階段,也不必為家計煩惱,每月領有退休薪俸,是延攬投入義工最好的時機,更可為生涯開創第二春。
本報昨論及地方社協申請多元就業人力計畫與執行落實而展現成果的關連性,東莒社協是一個有效樣本,我們建議邀集退休的公教者,更能為民間團體或公共組織添入前進的燃料。
由於觀念的轉換,現在公教人員年資一滿或年齡足資,大都採取月退,且大部份留在馬祖,他們是最好的「人力智庫」。還有,人生最大價值不在於賺錢,尤以領有月退俸者無後顧之憂,賦予空間創造成就感,可以啟動他們的腳步。
以小金門的烈嶼文化館為例,從上到下都是退休校長、主任及公務人員,他們是長期義工,所執行展現的成果,被文建會評為全國319個鄉鎮中最優質的22個鄉級文化館,這群義工樂在其中,並找到了退休後的精神存放點及揮灑地。
一個協會業務或活動執行,最大瓶頸是在於人手,執行經費預算其實不是最大問題,人事費是最難爭取,所以,退休公教義工是最佳人力,不需支付人事費負擔。
地方退休公教不乏具有各方領域專長人士,也有投入民間協會團體工作,未來更需要他們的加入。至於,如何敦聘或是邀集,各協會、公共組織也要有所思考,如給予發揮的平台,以及作業空間場所,相信走入群眾的動力會更大;我們也相信沒有所謂身段放不下的問題,只有揮灑天地的問題。
退休公教者是長期義工最佳人選
- 200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