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就業地方受惠已一千多人次,雖不是固定職業,但多多少少穩定家庭及個人生計;為長遠、永續之計,各公部門及民間團體落實執行配工、配點之外,計畫內容提報要具說服力、公信力,以提供鄉親工作之機會。
從民國九十年起的緊急僱用、九十一年擴大就業,再到九十二年的多元就業,這六年來,四鄉五島用了一千多人次,因地方狀況特殊,尚不嚴格受一次進用之限制,中間雖有中斷,有缺還是可以繼續延用,對失業、弱勢族群的收入有挹注之效。
在各方努力爭取下,地方最多曾進用二百多人,尤以國軍兵力裁減,傳統商業衝擊最大,不少婦女就業更形困難,轉而多元就業,適時解決了不少家庭生計問題。
多元就業方案是中央考量國內景氣不佳、失業率升高,以按日計酬,一個月工作二十二天(扣除四週例假日),一天八百多元的酬勞,聘用弱勢族群及四十歲以上無業者一個就業管道。不容諱言,多元就業方案初期也出現勞逸不均狀況,以及成效不彰現象,現今,在僧多粥少的競爭下,大家開始重視這份工作,也使得成果呈現。如民間社協運用多元就業人力,使社區工作發揮能量,而且在民間紮根,中央對這份計畫持予認同;使得今年民間團體一百零一個工作機會順利獲得通過。另外,公部門的多元就業計畫,尚未核定,按去年也有四十幾個工作機會。
多元就業的立意是提供就業機會,而不是提供領薪機會,各組織執行時必須嚴格管控,以達成工作效益為目標;同時,執行計畫落實,每年的提出計畫才會容易過關。再者,教育鄉親的是,有付出才有收穫,它不是失業補助金,賺的是辛苦汗水錢。當計畫進用人員工作落實,以及成績表現,不但可杜絕坊間所謂領錢不做事的流言;因為必須付出勞力,不是輕鬆入袋,所以,問題關鍵在於管理、教育。
管理在於制度執行,如配工、配點,在配工上必須按實際所需人力,而不是浮濫,再者是配點,也即工作地點,在戶外工作,就不能在室內,我們希望各民間團體及相關公部門遵守規範。
至於,每年計畫內容提出,我們希望各進用組織多做討論,構思新的方案、新的內容,具有說服力及效益性,期使計畫年年過,年年穩定員額。
多元就業是一個工作機會的管道
- 200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