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久旱不雨,南竿地區用水再度告急,在各水庫水位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連江縣自來水廠決定實施管制限量供水措施,同時也申請中央運水計畫。水是現代生活必須的資源,在馬祖,這份資源更顯珍貴,我們除了期望天降甘霖之外,也促請政府積極做好購水、運水相關作業,可以備而不用,更重要的是大家要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而我們的水源開發政策要更積極與務實,讓馬祖地區早日脫離缺水的夢魘。
馬祖地區年雨量只有一千公厘左右,在全國各縣市中,算是比較乾旱的地方,正因為如此,地方政府近年來積極於海水淡化廠的興建;目前在四鄉五島中,除了東莒及北竿因為地下水豐富之外,其他各島水源均較缺乏,政府廣設海水淡化廠,南竿本島現有兩部機組,未來還要繼續增加。在水利建設方面,成果更為豐碩,水庫、水池、截水系統等等,凡是有助於水源的工作,幾乎全部用上。馬祖地區蓄水量最大的后澳水庫已完工,然而,地方因為地理及氣象環境關係,水利建設還要靠老天幫忙才能發揮功能。至於海水淡化,固然有其水源穩定的優點,可是成本很高,非地方財力所能負擔,若以供水要「長治久安」的立場來看,海水淡化是唯一可行之路。
地區隨著觀光業和產業發展,用水量節節升高,未來將更為可觀,可是雨水和地下水不會因此增加,甚至在遞減,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節約用水的觀念更要設法落實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地區軍民真正能做到節約用水的其實並不多,原因是生活習慣造成的,過去節能宣導重點放在學校或部隊,而忽略使用量最為可觀的住戶及商家、營造業者;節水觀念的推展必須要全面性、普及化,才能達到預期的功效,而且要化口號為行動,唯有全體軍民有所體認,切身的感受缺水的痛苦,因為離島連江水,滴滴皆辛苦。
全縣四鄉五島供水來看,離島人口少,容易解決,像是東引,每天的用水量只有五百噸左右,一組海水淡化廠即可解決,東西莒也一樣,北竿人口多一些,海淡廠適時可以發揮功能,問題最大的依然是南竿,水利建設列為政府施政的重點,儘管現在已有海水淡化設備,但總生產量仍然不足。海淡水及運水的成本都很高,平均一度要五十元上下,和現行的水價相較有天壤之別,所以馬祖用水的問題必須要中央的重視,才有全面改善解決的一天。
開源節流對地處偏遠離島的馬祖而言是異常重要,在自身水源缺乏的大前提下,不論是淡化還是運水,都是仰人鼻息過日子。南竿地區截流系統還有精進改善的空間,后澳水庫的蓄水量很大,要設法引水入庫才是最重要的;而節流的觀念也要讓外來的觀光客有所體認,馬祖不比台灣,特別是用水的習慣要因地制宜。
落實開源節流水利政策
- 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