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管處去年首度嘗試推出社區環境整治計畫,由政府出資協助各社區利用小額經費進行社區環境整頓,經過試辦之後成效良好,今年還要繼續執行。環境與觀光發展是相輔相成,這項計畫最大的成果是喚起社區人士對自我生活環境的認同,進而參與改造工作,也是透過不斷的改造,讓社區人士喜歡自己生活的空間,如此才能引起外來人士的共鳴;我們期盼各社區能善加運用這項計畫的經費,以改造社區為目標,進而與精緻化觀光相結合。
馬管處為結合民間資源改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增進社區人文、自然、生態景觀,活絡社區觀光產業,以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旅遊,特訂定「協助社區環境整治工作執行要點」,計畫經費每申請單位以三十萬元為上限,申請項目包括植栽、綠美化、步道、賞景平台、公共藝術及其他服務設施等,有助社區整體環境改善事項。環境是環保的一環,而環保又是觀光發展的重要條件,由馬管處執行這項計畫是非常合理的,未來在經驗累積運作成熟之後,每個單位三十萬元的經費可以再向上提升,甚至以各社區不同的申請內容與計畫效益來做評比,給予不等的協助,如此讓整體效益更加突顯。
馬祖自成立全國第六處國家風景特定區以來,在全國的旅遊景點之中的知名度已大幅提升,每年到訪的觀光客開始成長,觀光立縣的政策已是不變的方向,政府除了致力於觀光特色景點的開發外,當務之急就是做好社區環保工作。而各社區在經過將近十年時間的村容改善建設之後,大部份的村容有了重大的改善,但過去改善的範圍著重於基礎設施,現在要做的是如何精緻社區,村容改善要與觀光相結合。四鄉五島都是風景特定區,居民生活的範圍其實就是觀光客活動的區域,所以要吸引觀光客之前,居民自己要先喜歡這個地方。
由社區自主性的推動環境整治是最切實際的想法,這裡所謂的環境整治其實應該要廣義的解釋,能夠有改造性的設施增加是最好不過,而這些設施必須與觀光需求為訴求,進一步達到區域性開發的目的。環境在整治之後,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持續性的維護工作;依照以往的經驗,後續的維護往往是政府及民間最弱的一環,所以各社區在做提案規劃時,要儘可能以硬體改造為主,減少日後需要經常性維護的範圍與項目,成效就更能持久。
環境的乾淨與否,與觀光發展是唇齒相依的關係,尤其馬祖是以特殊的環境及人文背景為號召,力求島嶼環境清爽、社區整潔是成功必備的條件。日本中村夫婦長住南投的相關新聞之所以受到各界重視,正反應觀光社區化的全球趨勢,中村事件雖然最後是以失敗收場,但這個事件透露了環境對觀光的影響力之深遠;其實馬祖只要做好環保,觀光就成功了一大半。
社區環境整治以景觀改造為目標
- 200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