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包容與智慧協助受災戶度過難關

  • 2008-01-22
 二十日晚間,介壽新街發生規模驚人的大火,初步統計有二十七間民宅遭吞噬,所幸無重大的人員傷亡事件傳出;大火已滅,接下來是要面對如何安置受災戶及如何規劃重建的大難題。年關近了,不論是民間與政府,我們希望在這次的災後處置過程中展現包容與智慧,並以團結與效率協助受災戶,在最短時間內受到最妥善的照顧,同時也要針對全縣所有類似的集村聚落進行消防特檢,避免憾事再度上演。
 回顧過去,火災發生在集村聚落時往往都會有很大的災情傳出,像是東引及馬港的火燒厝事件,到現在受災戶還心存餘悸。火災發生的原因很多,專業的消防單位要儘速展開火場鑑識與調查,找出問題之後對症下藥。這一次的大火發生在木造連棟的民宅,所以會有如此重大的災情,受災戶有二十多戶,要安置的災民很多,搶救的第一時間以生命為第一考量是正確的,軍警義消在忙了一夜之後,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更為艱鉅的重建任務。
 縣長陳雪生昨天一早已趕回馬祖統籌善後事宜,災後處理方面可分為安置與重建兩大部份;在安置部份,因為年關近了,臨時要找二十多間替代的住所不容易,選擇合適的飯店是短時間內最好的方案,又因受災戶多是做生意的商家,在重建完成之前肯定無收入,生計可能受影響,政府與民間如何協助受災戶度過難關是首先要面對的。每一住戶的家庭環境背景不同,所需要的幫助也不儘相同,所以調查的工作不可輕忽,提供受災戶最必要的協助,是在有限資源前提下必須的考量。
 安置災民暫度難關應不是大問題,如何協助重建才是考驗;據了解,受災的介壽新街有地上物與土地產權不一致的問題,還有現代建管法律問題,這些都是政府公部門要面對考量的;其次是重建的費用龐大,政府是要採貸款方式還是要循修法途徑給予補助?都要做通盤的研究。對地方政府而言,這次的災後處理工作的確是難題,但無論如何都必須要面對的。召集受災戶聽取意見是第一步要進行的,了解需求才能給予必要的協助。
 在可預知的未來,受災戶不管其家庭經濟背景為何,在生活及生計上多少會有問題要面對與解決;馬祖地方小,這時候正是展現關懷與愛心的最佳時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多一些包容與關懷,受災戶的日子會好過一些。而災民在面對未來重建之路時也要有樂觀進取的心態,台灣921大地震時,許多集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我們期盼這一次的意外讓所有鄉親記取教訓,消防單位要更加重視消防觀念的宣導,而且要落實到每一個角落,各家戶的老舊電路要儘速更新,該花的錢不能省。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公部門的重建規劃方案,就地重建,還是要配合都市計畫更新,這都關係到未來介壽村整體的發展。俗語說,危機就是轉機,期望介壽新街能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