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流量成長 還是有空間

  • 2008-02-03
 在去年一整年空運交通極不穩定下,來馬觀光遊客流量成長百分之五,如果空運能夠改善,的確是還有成長空間;我們希望在尚未改善前,關場後開場時的加班疏運機制,民航局、立榮能予配合解決,以免遊客留下不佳印象,而使馬祖觀光口碑減分。
 根據馬管處最新的馬祖遊客統計數字,93年為八萬一千二百多人次、94年八萬零六百多人次、95年近七萬二千人次、96年近七萬六千人次;96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觀光人數最多的三個月分別是11月的九千一百六十三人次、7月的八千五百六十七人次、9月的七千一百二十人次。以海空交通分別來看,去年空中交通運輸觀光客來馬的有五萬五千二百九十二人次,海路交通運輸來馬的有二萬零六百九十三人次,足見空中交通仍是未來離島觀光運輸工具的要角。
 最近二年旅客流量未破八萬,主要是空運最不穩定,關場及延誤比例也最高,據旅行業者反映,取消團體特別多,在機場等到最後,實在沒辦法只好轉向金門、澎湖。
 遊團是客源的最大宗,一團最多四、五十人,少則也有二、三十人,除關場折騰旅行社人仰馬翻之外,延誤也是弄得補位一個頭兩個大,轉向金、澎是唯一解決方式,也使旅行社不但行程大亂,利潤全無。
 近年遊客流量平均是八萬上下,隨著地方旅遊名氣的打開,近年已打破了淡季的冷場,也開啟了一年四季都有遊團的紀錄,印證客源的消長不完全在於季節替換,而在於天氣變化,若天候不穩定,就明顯影響遊客行程。在民國九十三年,遊客流量創下新高之後,近三年的客源大致維持一定的量,所以只要客源穩定、有成長,就是馬祖旅遊永續動力。
 不過,天氣不穩定,的確是馬祖在機場未改善前,旅遊發展的最大殺傷力,我們希望相關在未改善前先確立加班疏運機制,尤以民航局、立榮要予高度關切、配合。
 雖然最大問題還是在於空運交通,現階段只要用心經營,誠意服務,拉長旅遊旺季的市場,未來仍有成長空間。我們希望馬祖一年四季不同的風情,都有遊客光臨,打破、淡季之說法。再者,是不同族群、不同客源的再加強,如生態知性、軍事遊戲以及純休閒度假之性質。
 以馬祖目前空運航班數及載客容量,原本就不大,遊客要達到某個程度上升是有可能,現階段只要指數穩定,就是好的指標,等將來遊客空運改善及新臺馬輪建造完成,即可顯現旅遊的成長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