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可以開發自製酸白菜

  • 2008-03-02
 在地的特產運用,雖不是第一,卻可以做到唯一;正當馬祖今年延續去年大白菜加工罐製品,地方政府並規劃明年輔助農友在地自製酸白菜之際,金門民間合製高粱酸白菜的做法模式,值得我們借鏡。以大白菜、蘿蔔的甜脆知名度而言,馬祖勝過金門,更有它的品牌價值。
 地方政府在去年與愛之味代工合作大白菜、蘿蔔加工之後,今年除延續去年做部份代製之外,也規劃明年輔導農友自製酸白菜,並已與台灣一家農產中心做初步的商談,包括製作徵詢、技術指導,以及醃製器具之瞭解等。
 金門方面由一家金門高粱酸白菜工作坊與廿多家在地農戶合作,成功生產出風味頗佳的酸白菜料理包,經當地報紙披露後,在國內已引起注目。
 這項產品是利用中國東北傳下配方,以高粱米和高粱酒糟的香馥乳酸結合大白菜葉綠酸重複發酵,研製出風味獨特的酸白菜,經過五、六年的發展,已進入獲利階段;所以,這種新開發、新合作、新出路的模式,我們可以參考。
 地方大白菜、蘿蔔去年與愛之味合作代工,是一項嘗試,也是新出路的開始,但因此間產量面積有限,輸運以及收購價格低,不能以量取價的狀況下,有它受限的地方;因此,在地製作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今年盛產季,地方農業部門也曾邀請台灣專業人士來馬祖推廣製作泡菜,經食用後,大家口碑更好,一致認為,鮮度、脆度、口感絕對優於罐製品。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在規劃在地製酸白菜。
 酸白菜肉鍋是北方一道名菜,尤以冬天是最具特色的湯鍋之一,在台灣頗受喜愛;以馬祖白菜醃製酸白菜,也勝過金門,主要馬祖大白菜在食材上、知名度上均佳。
 地方農業生產在消費族群結構改變後,唯有走向休閒農場或園區方式型態經營;由於地方各農地面積都不大,大家整合在一起,共同開闢一個小型農場,生產新鮮蔬菜,如地瓜、大白菜、蘿蔔、高麗菜等,供遊團來此品嚐無汙染、清淨的蔬菜及加工品,一則可增加收益,二來也可豐富旅遊內容。
 網路訂購、宅配送,現在是熱門銷售服務,像地瓜、蘿蔔、酸白菜、泡菜可耐久,是宅配送最好的農產品,只要再設置網站、公佈圖案及內容,相信馬祖名氣可以建置一個銷售平台,再加上休閒農場開發或農家調製農產大餐,對旅遊也是大大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