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建立民間長期照護網

  • 2008-05-10
 馬祖變成「長壽島」,相對的,老人增多,未來地方長期照護的民間產業有實際需求,它的成立,不但老人可以受到照護,也可創造民間就業機會。我們建議,地方可以推動先從台灣引進合作,然後再由在地人士組成團體、協會,逐步擔負此份工作。
 老人家最需要的是照護,尤以失能老人更需要專人全天隨侍在側,除了幫佣之外,專業部份照料,必須由長照組織的人員給予定時、定期的看護。
 地方公部門的長照中心,它僅是一個聯繫窗口,為民間長照組織提供部份經費爭取、補助或是訓練、教育以及行政上支援,真正實際在操作的是靠民間長照人員。
 這些人員可以藉由訓練、教育成為工作夥伴,對地方婦女來說,是一項很好的就業機會,同時也是做善事,更可為自己習得一技之長。
 目前,在地欠缺的是組織相關人才,基本上,以醫技護退休人員最為恰當,透過他們專業、行政經歷,擔任組織的開創、執行任務,他(她)們自己有了月退休金,然後以義工身份加入,而招聘的長照人員則由民間婦女來擔任,提供薪資,給予她們很好的工作機會。
 至於,經費來源可由政府專案補助,老人家屬負擔部份,再以民間產業性質,可以為地方做點事。
 現階段民間成立時機還不成熟,公部門未來推動除了先連結紅十字會做初步的任務外,與台灣醫院長照組織或是民間長照產業合作,引進執行模式,可以帶動在地相關產業產發展。
 地方已進入老人社會,老人家住慣馬祖,有的子女在台工作,不少是獨力生活,雖然親友鄰居會給予適時照顧,但在生活、保健及安全上,還是需要照料,尤以慢性疾病或是行動不便者,更需專業上的照護。
 我們希望民間長照產業,一步一步來做,有開始就會有成果,逐步建立四鄉五島的長照網,給予老人家妥善照顧,也讓在外子女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