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天然水資源有限,不管金門、澎湖、還是馬祖每年都飽受缺水之苦,不管供二停一還是夜間限水,老百姓聞停水色變,每戶每家的屋頂都放了好幾個水塔,這可是離島奇觀。馬總統日前率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及多位首長在金門舉行地方建設座談會時,曾建議離島取經新加坡新生水計畫,而到底這個計畫內涵是什麼,對需水若渴的馬祖有何幫助,值得我們深入瞭解及探究。
在該項會議中馬總統清楚指示,離島的缺水問題,除了提出自大陸接水計畫外,應由經濟部邀集金門、澎湖、馬祖等離島縣市一起赴新加坡取經,了解與評估星國「新生水計畫」(NEWater),以避免離島水資源造成依賴問題,也符合永續生態的理念。
新生水計畫,簡單地說,就是將用過的水(usedwater)經雙濾膜淨水過程與紫外線殺菌處理,注入水庫與自然水混合後,提供傳統自來水廠生產飲用水,這就是所謂的計畫性非直接飲用使用(PlannedIndirectPotableUse,簡稱IPU)。在嚴謹的品質管理下,這些水質安全無虞,新加坡政府官員常常在媒體前表演直接飲用,以昭公信。二○○二年起,新生水廠已完成三座,分別位於Bedok、Kranji及Sele-tar,每日供水量可達93,000噸,除民生用水外,尚可供應高科技晶圓廠使用。其中,Bedok廠還有新生水製造流程的展示,供民眾參觀,也是最好的政績宣傳。
此外,海水淡化亦是新加坡擴大供水策略的一環。二○○三年起,與SingSpring公司簽訂第一座海水淡化廠的合約,採用BOO方式辦理,亦即期限結束後無須轉移回政府,每二十年續約一次(政府擁有收回的權力),二○○五年即達每天供水136,000噸,佔新加坡總用水量的10%,成本每噸0.78新幣(台幣16元),尚符合成本效益。
幾乎沒有天然資源的新加坡,其政府用科技與決心期待能建立一個永續自足的島嶼城市國家,同時也讓老百姓知道各種資源(包括水資源)得來不易,進而養成珍惜的態度。
反觀國內,經濟部水利署署長陳伸賢表示,經濟部水利署為朝向多元水資源開發,目前國內雖尚無水再生利用廠,為能讓民眾及廠商了解其內涵,水利署已初步評選工業綜合廢水的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區及生活汙水的台中市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等二處,進行水再生利用模型廠的建置與驗證,預計明年起可陸續試運轉。日前台中港工業專區中龍鋼鐵的擴建計畫,已同意配合使用每日五萬噸再生水。
離島地區因天然水資源不足,常使民生用水吃緊,平日積極推動節約用水外,亦應同時進行多元化水資源開發,傳統水壩儲水、海水淡化都是其一選項,這幾天金門提出建置九億的海底引水道要引陸水計畫都是,但買水並非理想的選擇,因此循環再利用的新生水計畫,不失為一值得我們學習及關注的選擇。
廢水再利用 馬總統建議離島取經新加坡「新生水計畫」
- 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