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次的協調會之後,大家嘴裡喊了很久的所謂「北檢北出」政策,要在本月三十日正式開始了,在這個過程中,馬祖各界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面對大三通時代即將來臨,馬祖的貨物小三通還有多少發展空間很難準確的預估,但事已至此,爭取白沙開放為馬祖對大陸第二通航口岸已是勢之所趨;既然做了就要來真的,要以更審慎積極的態度面對白沙通航的相關事宜,這樣路才能長久。
地方各界爭取所謂的北檢北出,其實就是爭取白沙開放為兩岸的通航口岸,因此,「北檢北出」這個名詞意義不大,貨若能行,人豈有不通之理,不論是先貨再人,還是人貨並行,都應歸納為爭取開放通航口岸的具體作為。白沙爭取為對大陸通航口岸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正因為如此,或許有人會認為是不是動作太慢還是虛應故事,要讓民眾更有信心,就是需要更積極的作為。
我們從振興北竿經濟的角度要來爭取白沙為通航口岸,政策的形成由下而上,落實的作為要從上到下。白沙要成為通航口岸,不論是軟、硬體設備還是人力,在現階段都顯不足,這是中央的政策,要真正的落實,就需要中央的支持,包括硬體設備及所有與入出關作業有關的中央駐馬機關人員必須足夠,開辦初期可能是採所謂的權宜措施,但若要長久,就要一套完整的空間、設備與人力。
或許有人質疑,白沙成為通航口岸之後,會不會像現在的南北竿機場一樣,因為地緣關係給人重覆資源投資的聯想。所以做區隔是很重要的事,從兩岸三通運作的模式及各口岸的優勢來規劃,換句話說是要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功能區隔,發展自然跟著區隔。
兩岸小三通之後,就一直倡議將金馬小三通貨運取代第三國石垣島,不必繞個大圈子往返,由金馬小三通運進運出,最沒有爭議。在兩岸開放政策下,兩門、兩馬利用區位優勢,開創新的服務、新的流程,不但可為離島創造利基,也可為兩岸建立未來新模式,金、廈開辦包裹送件,利用民間運送作業方式,兩馬民間也勢必跟著走,方便物件傳送。在馬政府的大陸政策之下,我們預期兩岸貨物大三通會很快的實施,金馬的小三通更要從地利的優勢來思考,現在已經在做的快捷就是很好發揮的一個區塊。
北竿地區的經濟景氣仰賴機場,碼頭,不可諱言,自南竿機場開航以來,北竿經濟逐漸走下坡,如何提振景氣,需要政策利多的配合。白沙成為三通口岸對北竿而言,是直接提升了發展的競爭力,在條件俱備之後,接下來要各憑本事;政策不能悖離民意,一個好的政策也需要民間的配合,才能發揮預期功效,我們期盼在白沙成為馬祖對大陸的第二個通航口岸之後,能真正全面帶動北竿的經濟活動與人民生計的發展。
審慎積極面對白沙通航事宜
- 200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