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離島運動會風光落幕,除了大型晚會的動人效果外,也有一些值得省思的地方,以離島競技項目來看,馬祖多項運動呈現後繼無人的現象,金門、澎湖代表隊選手許多都是生面孔,而馬祖代表隊上場選手仍是老面孔,這個現象絕對值得教育界進一步思考。
今年的馬祖運動盛事-第二屆離島運動會,即使有些許的瑕疵,值得大家討論以求未來更加進步,但風光落幕卻是名副其實。馬祖並沒有許多的經驗辦理跨縣市的大型活動,一下子湧入一千多名各界選手及來賓,對於籌辦單位來說絕對是一項重大挑戰。
在離島賽事項目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在田徑、籃球、羽球等項目,馬祖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值得警惕的是,當金、澎代代皆有新人出時,馬祖今年打球跟上一屆打球都是同一批人時,我們不禁開始反省,是否需要用更多的心力,投入更多的精神,計畫性的培育人才。
而一場美麗動人的台北青年管樂團表演,指揮者表示每年都受邀到澎湖辦理管樂團及樂隊的夏令營,訓練在地的青年學子,而馬祖管樂團卻連要借一項樂器都難如登天,更不要說專業調音師之類的專業人員存在。
也許馬祖存在許多先天難以克服的缺點,像是人口少、交通不便、師資不足、場地缺乏等,但這不代表完全沒有機會,在過去家長致力孩子學商從商,到後來唸書當老師考公職,這些都無可厚非;但藝術與美感培養絕對是生活的一環,體育更是健全體魄的重要關鍵,上述理由都無法作為我們忽略體育與音樂人才培育的藉口。
以音樂與繪畫的師資來說,各校合乎資格的老師並不多,缺乏專業老師又怎能引導孩子的學習,每年一批批公費生回來,大多屬於一般科系,專業科系師資嚴重不足;但其實可以每年固定編列專業師資預算,邀請相關師資長期駐馬協助學校教學。這跟所謂藝術家駐村的概念相仿,國際上重要藝術城鎮,每年都會邀請世界級藝術家長住創作,帶動地方藝術氣氛的培養與感染,而不是邀請來馬玩兩天,照兩張相片或畫一幅畫之類的,在教育意義上並不一樣。
體育訓練除了師資外,合格場地的建置也是刻不容緩,馬祖有些鄉連一個合格運動場都沒有,體育當然只能淪為休閒活動,無法培養本地專業級的體育人才,更遑論要參加全國性或跨縣市的競賽,今年金、澎選手在田徑上,幾乎都是表演賽,以跳高為例,他們在一定的高度才起跳,我們卻遠遠無法跟上。
總之,在運動會後積極性的自我反省,絕對有其必要,面對不足之處,我們要正面以對,有計畫、有創意的各項人才培育,馬祖才能多元發展。
體育、音樂人才應有計畫性培養
- 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