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的觀光 無淡旺季之分

  • 2008-10-13
 今年馬祖入秋後的觀光人潮不算少,這種現象在去年開始有了明顯的改變,這表示馬祖在行銷的工作上有了一定的成果,今後不論是政府的政策,還是民間的投資,都應有長遠的眼光與規劃,拉長觀光季,細水才能長流。
 因為有觀光人潮的流動,馬祖的秋天看起來不是那麼的蕭瑟;觀光發展要細水長流,拉長觀光季不分淡旺季,是未來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目標,現在看來,這個目標正在慢慢的實現之中。不論是觀光的硬體建設,還是行銷規劃,要把馬祖不同季節的不同風味呈現,自然可以吸引到不同族群的客源,又從地區旅遊業者的觀察得知,自由行已經成為馬祖遊客族群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因此,我們的所有規劃與作為不能忽略了這個區塊。
 地區服務性商品資源方面十分有限,如果觀光客增加太過迅速,將會導致應接不暇,服務品質降低,觀光客權益也會受損,更傷害馬祖整體形象,影響深遠。我們經常把金馬澎三離島的發展做比較,金澎的觀光起步較早,迅速的發展卻也讓金澎感受到觀光走下坡的困境。馬祖的地理環境與觀光資源與金澎迥異,不需要把所有的經驗全套移植,更不要妄自菲薄,能不能走自己的路?將是馬祖觀光成敗的關鍵。
 過去馬祖的觀光集中在所謂的暑假旺季,而民間觀光產業的投資動輒百千萬,靠每年兩、三個月的所謂旺季來回收,效益十分有限,所以要設法拉長觀光季,讓全年至少有八到十個月有客源,才能平均收益,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從最近幾年的觀察發現,馬祖因為知名度的不斷提升,交通多少有些改善,觀光客來馬不再只是集中在夏天,從春天到秋天都可以看到團體旅遊,目前比較屬於明顯淡季的是冬天,這時候需要政府配套的措施予以補足,就算不能達到旺季的水準,也至少讓相關產業不要停下來。
 地區以觀光產業為主,在人潮就是錢潮的邏輯下,當然希望觀光客不斷湧進,可是大家必須衡量地區觀光資源有多少,假如能夠因應且保證品質,當然是多多益善;反之,則應有所節制,因為無限量的發展,將會產生負面效應。拉長觀光季等於是分散客源到各個月份,細水長流型態的觀光發展也能在各項品質上做兼顧;金門及澎湖的觀光發展興衰可以為鏡,馬祖四季各有不同風味,應該在每個區塊有不同的規劃與行銷。
 堅守品質是地區每一樣與觀光有關行業必須要有的共識,而公部門要不斷的在各項建設上朝精緻的目標邁進,只要有特色,不怕人不來,行銷馬祖需要注意每一個微小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