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陳在台北會商之後,兩岸大三通的局勢已然定型,本月中旬台北直飛福州的班機正式起飛,這對馬祖的小三通而言,將形成前所未有的衝擊。正在此時,馬祖北竿白沙港將於98年元月一日,正式開放成為對大陸的第二通航口岸。這個航點的開放對馬祖真正有意義的是要爭取白沙對黃岐的航線,這也是現階段看來比較有實質意義的航點。馬祖對大陸的小三通面臨大三通嚴峻的考驗,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突破現狀,或許還能在危機中找到一點轉機。
在市場逐步朝開放的角度來看,未來兩馬之間的交流勢必會擴大,現階段的交流限於「兩馬之間」。前陣子地區有民眾認為推黃岐航線更有競爭力,但這條航線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需要克服,最重要的是大陸方面的態度。我們知道,兩岸各大城市對於爭取直飛或直航的航點無不全力以赴,大家搶破頭的原因無非是為了吸引人潮與錢潮,但最終需要看競爭力,因為開放後的市場,自有一套去蕪存菁的機制,我們誠心的呼籲大陸當局能正視與馬祖小三通的長遠互惠之道,思考開放黃岐成為對馬祖的第二口岸。
隨著兩岸互動熱絡,金馬小三通的路線也將活絡,而兩岸大三通已經來臨,馬祖區位優勢在那裡?各界要尋找有利定位及發展契機,沒有創意就沒有機會,提升整體競爭力才是永續生存之道。行之有年的馬祖福澳與馬尾的小三通,在統計數字上一直沒有重大的改變與突破,這其中有很多主客觀因素,包括馬祖對台灣的空中交通不夠穩定、福澳到馬尾的航程太長等,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上尋求突破是很重要的觀念。
我們期待白沙黃岐航線能真正全面性的開放,現階段唯有更多元性的選擇,才能讓三通之路走的更不一樣,一成不變的結果終究要面對淘汰的命運。黃岐與馬祖的航線,從過去至現在,都是雙方往返最多、最近的航線,從白沙到黃岐約八至九海浬,航程在半小時左右可到達,再由黃岐坐車至福州現在大約一個多小時,在陸上交通改善之後,車程更縮短到一個小時內,比起現在的行程要有許多競爭力,特別是縮短了海上的時間。
馬祖、黃岐航線開闢,雙方之間的距離拉近,交通工具也多了選擇,除了大船之外,小白船也具機動性,加班或班次都可達靈活之功能,就現階段馬祖的海空交通條件來看,黃岐確實是一條可以嘗試發展的創意航線。
大三通之後小三通要設法尋求突破之道
- 20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