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各界正在積極爭取大陸開放黃岐航點,這個新的航點開通,可望提升馬祖三通的競爭力,而北竿各界更將黃岐航線視為振興經濟的活化劑,但海路相通也要有空運的配合,以現有北竿機場每日一到二班的運量,將無法提供完善的交通服務,現階段也只有以政策性的補貼,讓北竿初期能有一定的航班量,如此方能與黃岐航線相結合,進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北竿航線自從減為每日三班之後,對地區的交通便利性產生很大影響,航空公司視北竿為「多餘」的負擔,技巧性的減併班時有所聞。在商言商,航空公司以營利為最終目的的想法是可以理解,因此要想維持北竿航線應有的運能及基本的便利性,爭取恢復過去的補貼航線或許是一條可行之路。又因為現階段北竿機場的條件優於南竿,但安排的班次卻是不成比例,在明年民航局完成北竿機場左右定位儀架設之後,情況會更為改善,到時候如果還是現在這種航班規劃,南竿關場時,可以起降的北竿機場卻無法發揮作用。
八十三年北竿機場是馬祖唯一的機場,同時列於民航局所謂離島補貼航線之一,和國內綠島、七美、望安等航線相同,這個補貼指的不是居民票價上的補貼,而是交通部為維持離島空中交通正常,直接對航空公司的補貼。九十二年南竿機場要開航,立榮在航權評選時,為了取得獨家經營權,願意放棄外島航線補貼的優惠條件,以北竿每日至少飛航三班,來換取南竿獨家經營的權利,北竿也從此由補貼航線除名,對民航局而言是省下一筆錢,但對馬祖交通而言,經過這兩年的市場變化後發現不見得有利。
北竿透過補貼政策達到維持一定航班是絕對有利於馬祖交通的,又以北竿若要爭取白沙直航大陸黃岐,空中交通的搭配更是重要,現有的班次不但少,時段又分散,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若以南竿為轉運站,又可能因為機場開關不定,而產生和現在一樣的情況,小三通之路無法大力開展。
在馬祖機場尚未改善之前,至少大多數馬祖鄉親及民航局認為,北竿航線繼續存在是必要的,又在立榮航空公司可能會因為無法因應虧損,而無意願繼續經營北竿的前提下,重列補貼航線是一條可行之路,民航局李龍文局長對北竿補貼規劃也表示認同,甚至以肥肉綁瘦肉的方式,透過合理的補貼讓北竿維持應有的班次,對現階段的馬祖交通應有正面的幫助。而北竿規劃為補貼航線與南竿航線並無牴觸,航空公司在政府補貼的政策支持之下,可以維持生存,而地方所得到的是交通的運量與方便性提升。
北竿恢復補貼航線勢在必行
- 200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