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南竿環島自行車道 讓大人小孩騎得開心玩得安心

  • 2008-12-12
 全台灣興起一股自行車風,馬祖也漸漸感到這股熱潮,但這幾天連續看到二個國小學童,騎腳踏車摔傷的身影,其中一個小女生是臉龐擦傷,都讓人不禁感嘆縣內目前除了福清道外,其他高低起伏的地形,根本不適合小孩騎車,而是極地運動的場地;明年開始縣府要將目前的福清道延伸至珠螺段,我們大聲叫好外,更期待環島自行車道的完成,讓馬祖大人、小孩多一項安全舒適的休閒運動。
 最近景氣冷颼颼,唯有自行車產業一枝獨秀,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不久國際油價居高不下,讓民眾視開車為沉重負擔;另一方面,汽車所排放的廢氣,不但會造成空氣汙染,還會形成「溫室效應」,很多人基於環保理由,紛紛改用自行車代步,有更多人則騎自行車從事休閒活動,或邀集同好進行環島之類的越野挑戰,使自行車成了台灣新興的「全民運動」工具。
 行政院經建會也從九十一年起,推動「全國自行車道系統計畫」,到去年底為止,已完成四十條自行車專用道,整合北、中、南、東等四個區域路線,全長達一千二百公里。據調查,台灣自行車騎乘人口去年有四十六萬人,預估今年將達七十萬人,今後還可能更快速成長。交通部為推展觀光,更決定斥資八億元在東部地區建立全長五百公里的六大自行車環狀路網,打造台灣為自行車遊憩島。
 在這股自行車熱潮中,各縣市無不摩拳擦掌,規劃一條條自行車專用道,台北、花蓮等縣市的自行車道根本就成為推動觀光的要角了,每個觀光客都要到該處騎騎自行車,享受微風輕拂臉龐的樂趣。
 與動輒十多公里及數十公里的自行車道相較,馬祖目前最適合全民騎車路段的福清道八百公尺就相對的嫌短了,許多鄉親都稱讚福清道的美麗,但是若是真的要騎腳踏車就真的騎不過癮;若是真的要沿著山線、海線騎自行車,卻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運動,或者應該說沒有戴齊安全配備,不要上路。
 馬祖的地形起伏甚大,也許對於愛騎車的人是一項挑戰,但對於初學者或是小學生而言,就不太適合,急下坡再碰到路上小石子,把手一滑就很容易摔得四腳朝天。因此在此呼籲,不論騎任何車種,或是通勤、運動或競賽等用途,安全帽及手套都是基本防護配備。
 最後,我們期待清水外環道延伸至珠螺的1.8 公里自行車道儘速完工外,更希望這條自行車道能夠環島一周,讓馬祖鄉親能夠多一項休閒運動,大人、小孩都能騎得開心玩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