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口岸,多角發展,白沙-黃岐一日生活圈,未來能在這條航線打通之後勢必形成,不但是大三通的另一個轉彎,也是台、馬、福旅遊動線的延伸。
隨著白沙港明年一月一日開放小三通客運,兩馬最近距離航線議題白熱化,在地方府會強力訴求及表達下,大陸福建省、福州市也有共識,我們當然希望在明年元旦循以小額貿易模式首航,能更進一步常態化。
海上航程當以最近距離為首選,白沙與黃岐僅九海浬,航行時間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到達,有它的優勢與利基,不單是距離近,而且票價也便宜。
再說,黃岐的航線從民國七○年代小額貿易開始,兩地之間的往返、輸運都是走這條路,只是早期被定位漁港及台輪靠泊站,而限制了它的發展。但經時間推進及環境變化,黃岐現在已不再是漁村格局,港埠條件逐漸優越,相關聯檢設施也逐步齊備。
隨著發展條件形成,黃岐聯外道路也在升級,現今到福州要二小時,到長樂機場一小時,以車程來說還是算遠,未來也正在規劃,把黃岐納入到福州只要半小時的經濟生活圈;這個大通道規劃成行,黃岐發展更有「錢」途,也會勝過馬尾一個半小時的海上行程,再加到福州路程的四、五十分鐘。
以白沙-黃岐近距離,未來的一日生活圈更是必然趨勢,若海上航程在半小時內到,出關再加快,等於是一小時之內可以來回,不但是生活圈,也等於是一條線之旅遊點。
從漁村搖身變成旅遊鎮亦是必然,黃岐鎮現今先從環保做起,把髒亂拿掉,大力在推旅遊鎮,以觀星、看海、露營、吃海鮮,搭配海上人家遊憩型態,也比寧德三都澳有發展條件。
我們希望對岸把動線拉大、拉寬,不要說金門已有三個對岸口岸,馬祖至少也要二個,一個正港,一個副港搭配運用,對雙方都好。
我們說把餅做大,他們說把蛋糕做大,兩個都是糕餅,雙方都能分享到糕餅變大所創造的價值。
白沙-黃岐一日旅遊生活圈
- 200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