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馬祖地區發展特性,連江縣政府建設局依據議員所提案,針對馬祖地區舢舨漁筏研擬兼營娛樂漁業的可行性進行評估規劃,這對馬祖海洋政策有著很大的影響,更能鼓勵休閒漁業的發展,各界樂觀其成。地區的觀光資源及傳統產業與海有很大的關連,要讓海自由,我們發展的空間才會像海一樣大。
由於中央限漁的政策,讓地區傳統漁業萎縮,像是限制漁船噸位數成長、小船管理辦法、休閒漁業管理辦法、漁民受解雇作業規定等,都讓漁民感到愈來愈不方便,有人直指比戰地政務還不如,這也直接影響漁民繼續從事漁業的興趣。由於地區特性,海洋政策的態度和日後發展有極大關連,基層漁民認為,有一些中央法令在馬祖根本不適用,建議修改,因地制宜,讓馬祖的海洋政策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像是建設局要著手的舢舨漁筏兼營娛樂漁業可行性就是一種突破性的思維。
馬祖四面環海,想要懷抱大海卻並不是那麼容易,休閒漁業的人口不斷增加,針對現行小船管理辦法中有太多的限制與不便,如何透過修法鼓勵推廣休閒漁業,讓馬祖近海遊憩休閒能夠蓬勃發展,這是馬祖面對經濟轉型時必須要認真思考的。
近年來很多台灣遊客、釣客對馬祖很有興趣,但卻沒有便利的管道能夠從事海上娛樂活動及近礁磯釣,現行小船管理辦法以及休閒漁業、漁船建造等相關政策對馬祖海域發展十分不利;馬祖環境特殊,這一類的法令應該因地制宜,所謂的要塞堡壘法也要有所調整,否則釣魚釣到吃官司,恐怕只有馬祖才有。
要改變現狀,讓馬祖海域更開放、更自由,相信是很多縣民的願望,我們期待從修法的途徑,解決這存在已久的問題,對馬祖的觀光及產業發展一定會有幫助。馬祖陸域總面積約三十平方公里,但海域面積卻有數百平方公里之大,馬祖的觀光或產業發展注定和海脫離不了關係,過去馬祖以海為田,現在或未來也是如此。
隨著魚類資源的枯竭,傳統的漁業無法生存,取而代之的是觀光休閒漁業,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廣休閒漁業,輔導傳統的漁民轉型為娛樂漁業,就是希望延續海島型國家的生命,台灣如此,馬祖更要如此。馬祖列島的海域資源豐富,有全國最後一塊磯釣聖地的美譽,有全世界著名的燕鷗保護區,有近年來才被重視的鯨豚出沒,有嶙峋的海岸地景,這些都是可以為馬祖帶來財富的天然資源,要開發這些資源或利用這些資源來創造財富,需要完整且朝開放角度的海洋政策。
讓海自由 休閒漁業管理要因地制宜
- 200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