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沙聚落躍升的下一步

  • 2008-12-25
 起步晚不代表發展慢;津沙社區發展這幾年在南竿急速躍升,從遊覽車穿梭開始,住民感應到這個脈動,也呼吸到旅遊空氣;在形成一個旅遊指標後,我們期待下一步面對澳口的水泥住家或店面外觀先予配合聚落整體規劃,同時相關的傳統產業及餐宿開發,把津沙的度假、遊覽的氣圍成形。
 本報昨天報導津沙入村意象、海邊觀景台及浮雕,以妝點聚落的風味,再度受到注目。
 以地方社區發展運動的歷程,津沙算是後期改造,現今搖身一變成為南竿聚落的品牌,當然與人口大量外遷,位置偏僻以及低度破壞有關;同時,近年社協的大力推動及住民共識配合,以及地方政府、馬管處關注、投入,很快成為南竿的景點品牌。
 其實,在古厝初步修繕時,就已成為遊團的參觀點,遊覽車穿梭往返,再者加上本身區位的優勢,連結鐵板鐵堡、北海坑道,在遊程動線上佔了地利之便。
 現今在南竿的村容,包括牛角、鐵板聚落難以與津沙相比,由高點往下看,除房屋大部份以舊貌修護外,澳中的鐵皮、水泥建築也少見;不過現有面對澳口的一排水泥住房、店面的外觀有待做整體配合規劃,我們建議相關與屋主先做溝通,雙方配合以石片貼牆及屋頂做局部仿古,以求整體性。
 至於澳口擋牆的景觀阻礙,一般都認為是最大的障礙點,問題是每年的颱風,遇到滿潮則是濁浪排空,最高超越三層樓高翻越而來,對住家來說是心中的夢魘,未來如何在防海水倒灌、大浪襲擊及景觀功能上做兼顧,的確是討論的議題。
 傳統聚落風味形成,下一步則是傳統產業的開發,以應旅遊之需求。如津沙老酒的招牌,如何再打響貫穿遊客的心,也是值得大家再思考的課題。再者,包括配合旅遊、度假的餐飲、住宿服務業的開發,都是接著要做的事。
 國內外社區聚落,因創意而竄起旅遊生意成功版本眾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有效樣本,他們利用在地的資源,添上巧思、創意,再形成社區集體意識,到具體行動,使整個社區充滿生氣、活力。
 因創意而偉大,再因集體而成功,地方推動聚落保存及社區再造,終極目標是永續經營,運用資源加以活化,使它成為特色招牌或在地產業。規劃津沙聚落永續經營與管理的團隊成員,曾提出之套裝行程構思,這種具有創意的火花,需要再引燃,讓它在社區蔓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