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宴客的觀念與作法

  • 2009-05-26
 對現代人來說,飯局是個大的心理負擔,一則麻煩,二來浪費時間;除非特殊狀況,被邀的人不論是主客或是陪客,都是捧場性質居多。在飲食講求簡緻、特色化趨勢下,地方餐飲業也要做改變,除了做大餐,也要搭配精緻的套餐,以符合現代消費的需求。同時,宴酬能避免則避免,改以特產禮品相贈,更受對方喜愛。
 環境已改變,觀念也在轉換,除非必要,一般人都不喜愛參加飯局,不喝酒的人是個負擔外,還有一吃下來都是一個半小時以上,不但帶來麻煩,也是浪費時間。
 前述說到飯局必要性,台灣有客來訪,若是要做面子,當然禮不可失,擺一桌酒宴陪朋友作陪,如果是很熟的好友,可以自己買一些新鮮魚或海鮮,在自家烹調,不但可口,客人也吃得舒服,最主要是不必邀朋友來陪,既省事又輕鬆。
 再者,一般朋友也可以送在地禮品,減少不必要的飯局,他們來訪亦不見得喜歡應酬,反而喜歡自己走走、吃吃,現在人們過生活,都是力求簡單,不希望被人干擾,也不希望去干擾別人。
 一般公部門,我們認為也要減少節慶餐會,春節餐會摸彩有必要,犒賞一年的辛勞,其他端、秋兩節能免則免,改以其他方式慶祝,要有所變化,也沒必要請外面客人,自己同仁過過節就好。大型餐會十分浪費,可以改採餐券,最好是在地消費,員工自己有請客或一般人聚餐,也可以抵用,更會受到歡迎。方法是人想的,方式是可以改變的。
 今天不是說減少無謂應酬,就會影響餐飲業,而在地餐飲業在經營方式、項目上也要做些改變,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都是大桌模式,可以做些項目區別,這樣才能符合需求,不然,一直這樣下去,還是原來的自己。
 從旅遊餐飲到聚會宴客,或是地方小吃,近年興起在地風味,逐漸打出知名度之後,還有待餐飲業者著力於精緻化、多樣化,並且改變傳統以桌為基本價碼的統一做法,給予顧客單點、指定喜愛口味的選擇,同時擺脫過去一成不變的菜色,除以形塑馬祖風味的飲食文化,建立特色的餐飲招牌外,其他一般特色套餐以在地海鮮為主菜調理,也是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