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獨處 安排生活

  • 2009-05-27
 隨著外部大環境的改變,馬祖人生活方式也跟著轉變,在工作、生活無形的壓力,以及現代人追尋平靜、單純、簡約的心境下,已不像過去門戶完全開放,逐漸走向自己的生活空間,不喜受外界太多的干擾,所以,大家要懂得自我生活、興趣、喜好的安排,並多一些與家人共處,享受獨處時光及家居生活。
 過去,地方在農漁社會時期,太陽西下,漁船返航,農田收工回家,大家一樣的工作,一樣的心情,左鄰右舍在工作結束後,會在門外相聚交談、聊天。如今,外在環境改變,工作也各不同,以及觀念、思想的轉換,並在有、無形的生活、工作壓力下,需要自我空間的喘氣、呼吸及沉澱,以調適自己、休息自己,甚至安靜自己。
 在這樣的取向下,工作結束後,家居生活或是獨處生活就不喜愛受外界突然干擾,尤以現在手機便捷,有的回家後就關機,給自己完全的安靜空間。
 現在大家在工作、生活雙重壓力下,下了班家居生活開始,不會像以往四處串門子,大部份都在家做自己的事,除環境改變之外,家戶的興建也是以大門深鎖為設計,而跟台灣不同的是,我們大家都認識,見面打個招呼,也是不干擾對方生活作息。
 生活是自己安排,在每一天工作結束後,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時間,除與家人共處外,自己也要培養興趣、喜好,以享受獨處的樂趣。一個人不但要享受寂寞,更要承受寂寞;其實,寂寞也是一種快樂。
 興趣是需要培養,習慣需要養成,每一天也要做一、兩項對自己好、家庭好的事情,如運動、做家事、整理事務等,過自己要過的生活,才不會覺得無聊、孤寂。
 生活也需要安排,每一天生活要自己安排好,不是突發奇想或是按捺不住,先讓自己安靜下來,再享受家居及獨處的樂趣。歡樂是短暫的,自己一個人的時間永遠是最長的、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