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要自我鞭策

  • 2009-06-15
 根據瑞士近日一項全球競爭力的報告,我國的排名是大幅滑落,是亞洲地區的後段班,並歸因於公務部門的無效能,值得嚴肅解讀;在馬政府強調廉潔效能政府的今天,可惜是「強幹弱枝」,中央政府「廉能、效率」喊得震天價響,地方政府公職人員像在是聽耳邊風,照樣無動於衷,被民眾譏為養了一群坐領高薪的肥貓;我們認為,在此非常時刻,公務人員更該懂得自我鞭策,自我要求,不可再有得過且過、混日子的要不得觀念,否則公務員退場機制實施後,馬上就是拿你開刀!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於五月底發布了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的排名驟然滑落十名,退步在四小龍中幅度最大,更輸給中國大陸;另一方面,國際信評龍頭標準普爾也公布其「壓力測試」評估數據,該公司假設此波經濟衰退時間延長至2012年,發現屆時台灣的主權評等將大降五級,淪為BBB的低劣等級,是亞洲地區的後段班,也落在中國大陸之後。
 台灣面臨五項挑戰,分別是創新與吸引人才、永續環境的建立、兩岸關係的推展、公司治理的強化與財政改革的成效,除了日益嚴重的財政問題外,台灣的政府效能也有不少值得改進的空間。在IMD三百多條評比項目中,像政府效能這一類的面向,並不會呈現在當前的經濟數據上,但缺乏遠見與周延的建設,後續執行亦不見追蹤成效,民眾的感受是最為深刻。
 儘管各級政府經常以置入性行銷的作法,宣揚種種政策及施政成果,但民間依然看到政府效能不彰的情況,這些「施政包裝」與「實際執行成效」之間的落差,讓人感覺是雷聲大、雨點小,恐怕也反映了政府的另一種「公信力」危機。
 我們要知道,中央及地方政府多只負責決定大方向及制定政策,真正要落實,還是在公務人員手上,但是公務部門因為過度保障及缺乏挑戰,公務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錯誤觀念難以改變,甚至因為保守消極心態及沒有「業績壓力」下,造成只想混日子的劣質公務員比比皆是,甚至成了專收容社會上所不容許的「怪獸」,這絕非民眾所樂見。
 現在經濟好不容易有點復甦景象,民眾對新政府的壞印象也慢慢趨正,在此非常時刻,基層公務人員更應強烈的自我鞭策及要求,勇於任事、為民服務,尊嚴才能掛在臉上,民眾才會給你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