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抵馬視察,指示交通部及觀光局評估開放原得經小三通進入金、馬、澎旅行的大陸人士,放寬得以自由行方式入出金門、馬祖及澎湖,不受最低人數須五人以上及團進團出的限制。在樂觀的看法上,短期內可以拉抬馬祖觀光人數的作法,但實際造成的損益評估,卻沒有考量,陸客增加是否造成離島有限資源的不敷使用,目前仍有陸客離團脫逃的案例,以及對於治安的可能影響,外島地區治安進一步的防護做好準備了?在口號式的開放思維下,地方有必要做細緻的評估與因應。
行政院日前核定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方案」,將金馬地區定位為兩岸互信合作的「先行示範區」,兩岸開放有爭議的,可在金馬地區先行推動,因此也提出陸客金馬自由行的政策考量;劉兆玄也表示,可以考量放寬大陸黨政軍赴金門、馬祖可落地簽證。
當然陸客金馬自由行並非台灣單方面可以執行,觀光局長賴瑟珍就提到,大陸旅客來台自由行涉及修改雙方協議,可先由陸委會授權觀光局,以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名義,先與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溝通。
陸客金馬自由行雖然尚在評估,但不見地方政府進行任何配套的研擬,自由行的開放,第一線衝擊到金門與馬祖,如果單就觀光人數的增加來看,也許是樂觀的。但相對的,台灣許多學者專家及旅行業者也提出一些必須注意的警訊,這些是金門、馬祖地方必須考量的。
首先,政府應考量金馬地區資源的缺乏,金門、馬祖的水、電及交通、民生資源都是極為珍貴的,大批遊客的抵達,短暫的停留與拜拜式的參觀,到底是助益了誰,是否只有少數人獲益,而讓馬祖這塊土地無以負荷?再來,政大國發所童振源副教授指出,政府以金、馬地區為先行示範區,作為台灣的試鏡,應考慮到環境和資源不同,提出相關配套措施。他表示,陸客若能免簽證來台,勢必有治安上的社會風險,政府應先加強當地有限的警力和通關檢驗人員,才能開放。
最後,部分旅行業者則表示,陸客來台的團體人數已經壓低到五人以下,再加上商務考察,專業交流開放攜帶配偶及子女,不需團進團出。所謂的「自由行」,早就已經「實質開放」。此外,目前所有陸客來台,在國安及治安單位的要求下,都是由旅行社出面「具保」,透過團進團出,避免陸客脫隊打工。未來一旦開放自由行,人員動向的掌握,業者絕對不敢出面擔保。
世界各國擔心大陸觀光客可能跳機打工,因此也都不敢開放自由行。日前日本宣佈有條件開放,也因為保證金的門檻太高而不得不延後。至於港澳自由行,政策也經過多次修改。旅行業者指出,兩岸的國安單位、司法部門,如果都準備好了面對陸客來台可能發生的行蹤問題,業者沒有理由不支持開放。
中央政府要在政策開放前,必須謹慎做好各項評估與準備工作,地方政府推動地方觀光,必須比中央更早做好細緻的準備,不能單純被動的接受,我們要清楚的知道,推動金門、馬祖觀光,我們要的是什麼,不要什麼,要提供給觀光客什麼,畢竟這是我們生活的地方。
陸客金馬自由行 中央及地方配套
- 200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