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族」是一個西方傳來的新興生活型態族群,由音譯LOHAS而來,LOHAS是英語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 此名詞最早出現在1998年的書籍《文化創造: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作者是美國社會學家雷·保羅(Paul Ray),書中對LOHAS族的定義為「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而這個樂活風潮正在席捲全球,許多以樂活出發的商品及行銷手法正在流行,而它環境永續的內涵精神,卻是值得馬祖效法之所在。
離島資源非常有限,馬祖所有的資源要自給自足非常不易,大多要仰賴外來運輸及支援,馬祖的水電必須花費比本島更多的成本,馬祖限水情形年年可見已成常態,蔬菜水果日常用品都是船隻遠渡台灣海峽而來,連馬祖的垃圾現在都是必須花錢送到基隆焚化場進行最後處理。相信每一位生在馬祖的民眾都瞭解,馬祖的資源多麼珍貴,更需要「樂活」的生活態度來面對。
樂活掀起第二波的環保運動,並且深入到民眾的生活及消費態度中,所謂第一波的環保態度,像是要求工廠及家庭不要排放廢水汙染河川之類的,但第二波的環保運動,則是消費者在購物時多一層思考,不買任何不環保的產品,追求健康、環保無毒的產品。
另一個與樂活族相關的慢食運動〈S-low Food〉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慢食運動在於反快餐食品的不健康成份與製造過程。目前這兩股生活型態的趨勢都持續的在進行,而簡樸生活〈en:Simple living〉則是在樂活族之前較早被提出的,簡稱為LOVOS,它主要在於對抗消費至上的奢華主義,從行銷觀點看來,簡樸世代的特色較少也較不明顯,但未來的潛力是相當被期待的。
樂活的重點在於「永續精神」,簡單可做的像是包裝及垃圾減量、節能減碳及循環在利用等。在中國大陸2008年6月1日起也通過禁止免費提供塑料袋的政策。在香港則是2009年7月7日起分階段實行,市民到超級市場、便利店及個人護理用品店購物,每用一個膠袋,要支付0.5元環保徵費。
台灣這幾年興起的單車樂活風也是一例,騎腳踏車代步既可以健身,又可以減少廢氣汙染,就是澈底的樂活態度。在生活細節中找尋健康環保的生活模式,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節約循環再利用。樂活的生活方式要想被更多人接受,就必須從生活小事入手,從最簡單的改變開始,這樣才能做到無止境的樂活。
馬祖汙水處理廠可以讓汙水再利用,我們也可以看見太陽能LED路燈運用在福清道上,未來我們也期待主管機關在從事相關建設及設計時,都帶入環保樂活觀念,教導我們的鄉親在生活態度及消費上持續樂活,如此方能讓我們唯一的家園-馬祖,永續健康的發展,這也是身為馬祖人的使命。
樂活風潮 永續馬祖
- 200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