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中央以地方需求及心情來思考新臺馬輪

  • 2010-07-21
 在邁入21世紀的今天,馬祖還在為對外的交通連結在苦惱,這是民眾的痛,當家的苦;平情而論,現今中央部會在縣市建設資源區塊的分配上,仍停留過去口號式的關心,並未對離島有實質的照顧,我們期待馬政府在民國100年預算有新的思考。
 過去民進黨八年執政,並沒有少給馬祖,而國民黨執政也沒有多給金馬優惠,金馬人感到失望。 我們認為馬政府應先從具體性落實照顧離島政策做起,而不是選舉時背書,同時中央要跟日本一樣視每一個島都是心中寶貝。
 時代在變,環境也在變,金馬離島更要變,因為再不變,角色再不轉換,金馬在這轉型期將會失去機會,亦會流失優勢競爭力;所以,中央思考金馬問題及當地建設發展時,不應從「台北看離島」,而要更強化「地方」的思維,滿足「地方」的需求。
 以新臺馬輪建構而言,相關部會也還是被框在舊思維模式、傳統行政作業,甚至官僚體系心情中,欠缺主動關心的離島情懷,總認為已給你預算,你就照表操課,卻不知地方真正的需求及狀況。
 此次購建新臺馬輪計畫相關事宜會議,相關部會所提意見固然是待解決問題,但對中央來說都是可以排除,我們認為完全在於誠意、支持態度的問題。地方政府所持看法是,如果要快,現在就可以下單購置,二個月內即可引進正式航行,不必為預算框架所迷失,只要政策核定始可驅動財源,客貨源因延伸至兩岸應比預期更樂觀,屆時海空運各有優勢,加大運輸能量,無所謂選擇性問題。
 再者,地方政府也提出,對交通部提供給總統府的新舊臺馬輪主要規格比較表有諸多數據不正確,而造成高層的錯誤判斷,十分不解,尤其原規劃新臺馬輪船速部分更是離譜,其他如抗浪性、總噸位、營運船速、跳板設計等也均有差錯及表示不清,這是中央相關部會態度的問題。地方政府也期待中央部會不要一味地用各種理由來阻撓,要用心的思考尋求辦法共同來解決問題。
 我們認為,民國100年了,馬祖海運不但要改善,更要有競爭力,這種概念及思考,交通部應多思考、研究。金馬的建設花再多錢,也永遠比不上高鐵、高捷之巨額而動搖國庫,更比不上無謂的軍購,任其生鏽。這些巨額減少支出,撥個十億、二十億,只是九牛一毛,不管是機場、海運工具一次即可解決,可是中央的思考角度,都是從台北來看金馬,總認為有新船就好,沒有做在地的思考及需求,這種狹隘的思想是大錯特錯。
 最後,我們希望國土延伸的概念,因離島的存在,拉長了中華民國的疆土領域,對離島多一分關懷眼神及多一絲牽引,讓這座島嶼不因海洋的阻隔而疏離,並在海空交通改善下,對外產生通路連結,不再是失落、困境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