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島由你我做起

  • 2010-09-15
 如果說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節約能源等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準則,那麼低碳生活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本報連作系列引述與探討,希望我們馬祖從現在開始做起,朝低碳島方向發展,也是未來觀光旅遊的一大資產。
 低碳生活雖是個新概念,但已是全世界面對及發展的課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以及生態破壞而對將來發生的隱憂,共識日益增多。
 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人類更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
 儘管仍有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這個理念也就漸漸被大家所接受。
 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麼呢?簡單來說,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就是好的開始。當然,低碳並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著舒適的低碳生活。
 我們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行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
 再說,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減碳主要落實在生產上,如開發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對我們來說,生活方式描繪了每個人的「碳足跡」,產生、使用和消費這些東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而低碳生活就是簡約的生活方式,從衣、食、住、用、行都可體現低碳生活。
 走進低碳生活,大眾需破解三大困惑,在氣候壓力日趨加大的今天,發展低碳經濟、開展低碳建設、全面實現低碳生活,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共識。然而,在眾多城市採訪過程中,一些民眾乃至政府部門對實現低碳生活還普遍存有疑惑,亟待各方努力,共同破解。
 全面實現低碳生活與保持或提高生活水準之間並不衝突,它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和條件,推行低碳生活也可能會帶來不便,但這些並不能成為拒絕低碳生活的理由,只要大家從細節著手,有改變的決心和願望,低碳生活完全可以實現。
 低碳生活不僅僅是民眾的自覺行為,也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營造一個低碳生活環境。比如建設低碳社區、扶持垃圾回收利用產業,以及給自覺實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民眾,給予一定的獎勵等。我們馬祖就從民國100年開始大力推動,逐步走向低碳、無毒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