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珠山電廠昨天舉行試運轉移交典禮,雖然硬體建設沒有全部完成,但是發電機組已經移交給台電馬祖區處,這也代表區處正式接下了維護機組的重任,一旦出了狀況,問題可不只是跳電,還有跳電所帶來的潛在與實質經濟損失,以及民眾的不滿。平心而論,一個電廠能夠從無到有,甚至馬祖這幾十年來的供電都是在軍民與相關部門的奮鬥下才有的成績,台灣公部門的服務水平也已經超越二十年前的等級,但我們還是期許公部門-不只是電廠能持續「通電」,貼近民眾的心,依法且合情合理地為民服務。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早年公家單位無論是在馬祖或在台灣各地服務,水準是參差不齊,優秀、熱忱的公務員當然大有人在,也能主動體恤民眾的需要,專業技能與觀念也強,但這樣的人畢竟不是全部。隨著政治民主化,民意機關的督促也日趨嚴厲,媒體對公部門的針貶和建議也與日俱增,種種外部因素及行政部門的內部因素,都提升服務水平。不管是態度、技能和各單位的連繫、配合都經常有發現進步。
但是我們豈可以此為滿足呢?公家單位硬體設備的進步與單一、群體服務水平永遠都有提升的可能,所堅持的目標就是為民眾解決問題,讓鄉親更方便。曾經有某個大陸的公家單位接受我們鄉親申辦文件,承辦人員不在,代理人:「你們等一下吧!承辦人剛出去了」,短短一句話把亟待服務的鄉親拒於門外,也許代理人也有事情要忙,並不是刻意把工作推出去讓自己輕鬆,但這樣的處理方式就會讓民眾不知所措。以民眾的角度想,的確我不是公務員,並不知道公務員的辛苦和難處,也不具有相關的法令常識,但我今天就是有問題才找公務員幫忙,公務員能否也多為我想一點呢?
身處公家單位無論是發電、郵政等事業機構,或是一般的機關、學校,都應該有一顆為鄉親也就是「顧客」設想的心,學習站在對方的出發點想事情、看事情,盡最大的努力在法、理、情兼顧之下服務民眾。這當然不能一蹴可及,可是我們可以一起努力,了解自己和所處單位,往來單位之間有甚麼服務的優、缺點,認清自己,並懷著自信與理想說:我們一定能做得更好。
珠山電廠通電 服務的心也要通電
- 20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