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一級處、局、室組織修編因總員額數分配不足,如牽動抽取二級公營事業機關全部正式職員員額,勢將造成具行政性質公營事業組織型態之改制(或如公司化),相對地具有編制的地方機關數萎縮;而連帶技工、工友轉換派用後權益、保障,以及部分公司化組織運轉等問題待解,因茲事體大,影響深層,有待前置作業周延及多方思考,避免衍生類似民國65、民國85年兩階段土地總登記,因涉及權益當事人不知究理,等時機錯過而難以補救,變成一輩子的怨、痛。
自去年初即研議修編,人事部門甚為辛苦和煎熬,幾經爭取轉折,中央也放寬降低局、室員額數,離島金、澎也是同樣狀況無法定調;在組織配置中,人的問題最難解決,尤以現今具行政性質的公營事業機關的正式技工、工友近40人(尚不含酒廠100多人),以地方政府的情懷,就其工作保障不是問題,但他們內心期盼的是機關穩定度、工作安定感;要求的是歸屬一般行政機關技工、工友性質;擔心的是公司化的工作安定感。
以目前二級公營事業機關技工、工友多有年齡僅35-40歲,距退休年限還可作20-25年以上;目前研議組織型態之改制(或如公司化),只是他們對將面臨狀況、問題不甚了解,所以現在呼吸不到起伏聲音,當問題或狀況出現,必將衝擊底層聲浪。以地方土地為例,民國65、民國85年兩階段土地總登記,因涉及權益當事人不知究理,等時機錯過而難以補救,變成鄉親一輩子的怨、痛,地方政府也在急、苦。凡涉及人之權益,以前車之鑑,必須多方兼顧,非單一選項,避免衍生類似終身之怨恨,留下歷史傷口。
以公部門層級體系運作而言,當擬定或規劃作業時,必須提供眾多可行建議方案,以及廣泛徵集不同意見,再由決策選一個風險、傷害最小的方案。幕僚作業當是以專業觀點為基礎,所看問題就本身理念、技術、本位做出發,而決策則所站在的角度、所切入的面向、程度不同,思考就比較多元,高度也不同,這是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樣,深深影響組織的未來,更攸關底層員工權益,的確是最難處理,也最棘手之事。
經由地方亟力爭取,中央已同意降低局室員額配置,運用就寬裕甚多,只要抽取二級公營事業機關過多員額,留置二級公營事業機關最基本配額,不但牽動幅度大大降低,也可保留二級機關型態,問題負荷也最小。
改制或裁撤機關易如反掌,但要新增設二級機關是不可能之事,中央更不同意,避免重蹈民國91年地方裁撤二級機關農改場、水試所之覆轍,形成削弱推廣地方農漁產業執行力,也薄弱今日觀光產業潛力;反觀金門保留所有二級機關及公營事業機關型態組織,以備彈性運用。
再者,安定的職場,激發員工向心力及情感投入,數十個家庭牽動的是一百餘人的身家穩定元素;面臨工作職場改變,與多年付出價值的被檢驗,其內心煎熬與衝突非外界所能體會。安撫浮動的人心,平息紛擾的無謂情緒,紓緩心理負擔,避免情緒障礙,導致無可挽回憾事發生,安定大「家」,是促進地方祥和、穩定動力。
慎處組織修編後的技工安定度
- 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