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減碳發展再生能源的全球趨勢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刻正積極開發離岸風力發電,馬祖屬海島地形,陸域面積不大,但海域可利用的面積卻十分可觀,是離岸風力發電適合開發的區域;雖然斥資數十億元建造的珠山電廠才剛完工運轉,但長久發展來看,隨著風力發電技術日漸成熟,未來馬祖各島靠風力供電不是不可能。
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溫室效應,促使地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變遷,乾旱、暴雨、大風雪、熱浪和強烈颶風等極端天候頻傳,近年來民眾可以從媒體得知世界各地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導致各種氣候天災不斷。為了減緩地球暖化速度,世界先進國家無不以發展再生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成為重大的政策。
包括太陽能、潮汐發電在內,風力發電是目前最成熟的再生能源,根據世界風能協會(WWEA)統計,2010年全球風力發電總裝置容量197GW,提供4,300億度電力,約滿足2.5%的電力需求。未來風力發電將持續成長,2020年全球裝置容量將達1,500GW。由此可知,在石油產量日漸萎縮而價高之後,經濟與環保雙重需求下,再生能源勢必是未來的能源主力。
地區向來以火力發電,在珠山電廠計畫核定之前,當時我國已有引進風力發電技術,但當時並未納入重點的發展計畫,現在珠山電廠已完工,要再來推廣風力發電在時機上有不利之處,但我們認為政府應以不同角度看待風力發電在馬祖推廣的意義。馬祖四面環海,四季季風明顯,如能引進風力發電,甚至可以成為綠色環保能源的示範島,以前未能爭取是遺憾,但未來的趨勢是不可迴避的。
台灣目前尚未擁有離岸風力發電,離岸風機架設將會遇到一些法規和行政程序上窒礙難行的地方,例如如何劃定海域允許開發設立離岸風機,以及劃定海域的環境影響評估、漁業補償、國防安全、航運安全等。政府為了能源開發,建立制度性的協調機制是遲早的事。和陸域風場相較,海域風場最適合海島型的國家或區域;根據丹麥顧問公司Make Consulting 估計,2010年到2015年離岸風力發電的年平均成長率將達47%,遠高於陸域風力發電的17%,目前我國陸域風力發電的開發,已完成24座風場,共268部風機的建置,累計裝置容量達518MW,年發電量約12.97億度。經建會已把離岸風力發電列為能源開發重要政策,任何的評估與開發計畫,我們期盼馬祖都不能缺席。
馬祖發展風力發電可以評估
- 201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