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摸彩、貼補迷思與使用者付費觀念建立

  • 2011-08-15
 馬祖閱聽大眾最常關切的名詞,就是免費或政府貼補,最能吸引大家注目的焦點,就是摸彩,久而久之已成習慣,甚至一些大型活動,讓外來客有了過度的期待或誤解,導致產生許多不良影響,進而影響馬祖的觀光品質;我們認為,使用者付費、自由市場經營盈虧自付是社會公平正義,也是必然的趨勢,不論公民營許多設施要經由收費以強化經營管理,提升服務品質,我們也要確實協助民眾建立正確觀念,不宜也不要再以免費為訴求、以彩品為招徠,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地區環境特殊,過去由政府推動的公共設施與各項展演活動,均由政府一手舉辦及承擔,並提供給全民使用或觀賞,這種作法,固然可以減輕民眾支出,達到擴大參與及宣導的目的,但嚴格來說,也明顯增加政府人力和物力的沉重負擔,更關鍵的是後續問題會不斷衍生,造成經濟價值快速損耗,最後走上無疾而終或成效不彰的命運,這也正是中央政府近年諸多公共設施的經濟效益及效能造成外界質疑的主因。
 硬體設施之外,各部門舉辦各類活動也要密切注意;活動之前,哪些東西可以免費使用,哪些設備需要付費或是限量,都要明確說明清楚,聽到不實傳聞也要立即澄清,以避免外來遊客有誤解,以為連吃的東西都是「免費無限量供應」,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唯有事前明確說明,才能防止流言產生,不讓外來遊客產生不當聯想,以為馬祖就是這樣。
 走過戰地政務的權益限縮時代,馬祖鄉親以前很多東西要不到、拿不到,現在不同了,回歸地方自治之後,政府積極爭取中央資源,致力基礎建設,公共設施不斷增加,各項活動也是繽紛多彩,但為讓民眾勉為其難的走出戶外,首先是各類宣導品不能少,餐盒飲料雙手奉上,最好還要來個大摸彩,這種作法要做改變,在過去物質匱乏年代,有它的背景,如今生活改善,反而過多的用品造成負擔,甚至不符合環保。為宣傳活動,有的宣導品是有需要,但相關在規劃時務必以實用性、必要性、推廣性為主,減少垃圾量,達到節能減碳目標。
 大家要體認到,馬祖的資源非常有限,並且有所體認,就是要從現在開始改變,要讓民眾認知到付費是一種趨勢,家家戶戶生活也都過得去,像是舉辦各類活動應酌收門票、工本費或清潔費,而大家在付費之時,也會無形中對公共設施或活動產生認同感,遺憾的是,過去礙於各種因素,導致使用者付費制度遲遲無法建立。
 整體而言,地區民眾對於公共政策大致都能接受,使用者付費原則,應該也能得到支持。投資任何一項公共建設,除了經濟考量,也在強調成本效益,因此使用者付費是必要的,我們也希望鄉親建立付費觀念,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免費的非常態時代,就讓它快點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