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關懷做為友善馬祖的起點

  • 2012-02-25
 十大觀光小城票選進入委員實地評選作業階段,各縣市之所以卯足全力在催票,自然是入選觀光小城後的宣傳效果;在馬祖推動觀光的路程上,促銷的元素很多,宣傳是現代資訊社會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要長遠發展甚至是經營離島型態的觀光事業,就要重視發自內心深處的人文關懷,運用在觀光之上,指的就是「待客之道」。發展觀光不僅是商業行為,也包含文化延續的一部分,所以能夠加入人文關懷的觀光型態才是真正符合深度之旅的意涵,而這方面的評比也是此次活動委員實地訪查的重點項目。
 近年來,地方政府及觀光主管部門一再強調要建立友善的旅遊環境,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區塊的重要性,因為在推展觀光的經驗中得知,我們經常會因為交通、住宿、餐飲、景點設施等服務的不周到,產生外來觀光客或多或少的負面印象。特別是在資訊網路發達的情況下,遊客的印象與口碑訊息流通快速且範圍更加廣大,因此建議所有馬祖觀光從業人員,臉上要多一點笑容;以微笑展現馬祖的自信與熱情,這對於觀光招牌樹立與永續經營是有很大影響力的。除了第一線的觀光從業人員之外,更期盼全島的軍民都有這種想法與做法,與人為善最終獲利的是自己。
 觀光雖是一種商業行為,卻也是一種生活型態的展現,馬祖四鄉五島都是風景區,每一個角落與村莊都可能是觀光客造訪之處;北竿鄉此次能入選全國十七大觀光小城並進入第二階段票選,這不只是北竿的事,應該是全馬祖都應重視的事,如能夠獲此殊榮,對馬祖整體觀光發展是助益良多。
 馬祖缺乏世界遺產級的特殊景觀,所以人文關懷的部分就更顯重要。整體而言,多數觀光客對馬祖的第一印象是很好的,過去五十年軍管讓馬祖在某程度上有其神秘性,在開放後知名度逐步上升,但商業化的程度越高,人文的感受可能越低,這一點是必須提高警覺的。建立友善旅遊環境分軟硬體部分,在硬體建設方面,景點的開發是因地制宜;日前在觀光整體發展座談會中,民代對於地方的公廁設施就有所期許,因為廁所可能反應在所有遊客的印象與口碑之中,這是硬體影響到軟體的實例。
 人文關懷重要的意涵就是讓觀光遊客對馬祖美麗山水之外,有一種更多更廣的體驗,要呈現真正的馬祖意識與在地文化,特別是在生活型態方面;時值觀光小城委員實地訪查之際,我們不需要刻意配合來做改變,但不好的地方或能利用此次機會做改善,而人文關懷或是友善環境的建立均非一蹴可幾,必須從觀念上做改變,從行動上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