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文化局召開文化縣政顧問座談會,不管有沒有來過馬祖的顧問都對馬祖的發展給予意見,不管天馬行空或是細微末節,但文化與觀光發展的兩難確實是現在面對最大的難題。既選擇保存文化,似乎就難兼顧觀光發展,積極推動觀光發展,似乎在文化保存上就出現缺憾,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正是現階段政府最大的功課。
文化縣政顧問群可分為兩部分,一部份是台灣學者專家,一部份是馬祖鄉親但兼學者或藝文人士。兩部分人士發言最大的差異在於對馬祖的瞭解,即便是金門籍瞭解離島的苦,卻不一定瞭解馬祖的實際情形。金馬有相同的背景與命運,但卻沒有相同的條件,各有優缺點就看各自發展。
沒有來過馬祖的人,比較從理論或經驗層次去討論馬祖的發展,有時顯得天馬行空,但也不失為一種想像,像是建立馬祖雲端資料庫,就頗與現代貼合;而來過馬祖卻又不常住馬祖的,則對於馬祖充滿著距離的美感,看到馬祖的好,卻少提馬祖的不好,但好與不好都是我們要面對思考之處。
馬祖籍的顧問對於馬祖自然有著相當深刻的瞭解與情感,雖然有些總在回憶過去,試圖抓住消失文化的尾巴,但仍提出許多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像是戰地遺址的欠缺保護、巷弄路名的不精確、網路英譯資料的錯誤、爭取大專院校設置閩東文化研究中心、聚落保存的加強與民眾教育、人跡罕至處充滿營建廢棄物破壞景觀、馬祖酒品包裝設計等,可以看出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去發現一些希望家鄉改進處。
其他建議還有珠螺公墓改為和平紀念公園,廢棄營區由社區認養,地方建設文化意象要重視等,最直接的批評是馬祖整體觀光的服務質感尚有待加強,有些餐廳或小吃店的衛生要加強,社區美化亦缺乏精緻美感,這些聽起來有些刺耳的忠言,都是對馬祖擁有一份故鄉感情而提出的,值得所有在地鄉親深思。
馬祖觀光發展奠基於文化的特殊性與精緻度,在觀光、建設與文化、自尊的不斷拉扯下,真正做決定的是每一位馬祖鄉親,今天付出多少就代表明天收穫多少,要讓馬祖成為什麼樣島嶼,現在我們正面臨重大轉捩點。
文化縣政顧問座談會後的省思
- 201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