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種植農產品提供遊客試吃 值得去做

  • 2012-03-05
 在生活觀念及方式改變後,現代人出遊的模式也在轉換,如農村遊、採果樂、吃農家菜等,也是旅遊最大價值在於體驗。本報昨天來自莒光報導,東莒社協多元夥伴種菜去,開墾荒地,種植農產品提供遊客試吃,增加購買意願;另外,中央社金門也發出一則訊息,小金門種出大金門種不出來的特產,就是芋頭,鬆中帶Q,要再發展成為當地特色產業。這種體驗式旅遊生活,都為了讓遊客深刻的感受當地特殊的文化,值得去做。
 現代人對於旅遊的定義已在改變,走馬看花已不能符合希望有所改變的深度旅遊愛好者,遊客尋找更具有知性及感性的遊程,也因此在世界各國都能感受到「體驗式旅遊」正在流行,不管是DIY的親手做,還是一天的體驗式生活,都是最夯的遊程。
 觀光客來馬祖遊玩,好山好水半天就看完了,如何留住遊客,體驗式的生活是非常適合馬祖的旅遊方式,東莒部分農作物是農產品中品質優等的品項,由於缺乏規劃性推廣及銷售,無法產生附加經濟效益,因此社協希望今年大量種植,收成後將免費提供給遊客試吃,一旦觀光客有購買意願後,再轉介給農家,由農家直接做銷售動作,有了社協引導舉動之後,希望東莒的農產品,也搭上觀光效益列車。
 再看小金門芋頭,因當地消費市場有限,逐漸闖出名號,除觀光客採購外,台灣消費者嘴饞也會電話訂購宅配,售價逐年上揚,去年曾達每斤新台幣40元。烈嶼鄉公所每年舉辦芋頭節促銷,並推廣保價收購芋頭種植,芋頭成為烈嶼的特色農業。
 體驗式的旅遊重點在於「感受」與「融入」,讓來自各地的觀光客體驗在地的文化,而要讓體驗式的活動成功,縝密設計非常重要,多元就業夥伴開墾荒地,預計大量種植當地農產品,收成品僅止於提供給遊客免費試吃,販售部分將轉介給農家,希望創造出觀光商機。這項作法,鄉親看到報導,都認為不錯,並值得鼓勵。我們建議,先行供給遊客免費試吃,販售之後,未來可以朝農家菜餐飲開發,如高麗菜、大白菜、蘿蔔,以及東莒豆腐,都是健康輕食食材,再搭配東莒海鮮、魚類,相信遊客會慕名而去。
 近年,除釣客之外,也有遊客專程而去,未來如何留住她們腳步,在莒光住上一夜,需要其他創意旅遊元素加入,我們希望鄉公所帶頭做,社協及住民一起加入,這種能量發揮,比經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