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小城的省思與期許

  • 2012-03-17
 由觀光局舉辦的全台十大觀光小城評選落幕,馬祖北竿鄉沒能入選十大觀光小城,但觀光局仍然將之評為潛力小城;對外交通的不便,讓這項評比沒能齊頭式的平等,而島內建設與友善國際化旅遊空間的努力也確實不足;美麗的一戰已經打過,我們不能因為落選而垂頭喪氣,反而應回過頭來思省檢討,對外交通改善與充實島內建設同樣重要,更重要的應從活動中,找到自我特色與發展主軸。
 潛力小城意指有發展潛力,也有改善空間,馬祖北竿能在第一波競選名單中入圍全國17大小城,已經表示北竿是有潛力的發展區域,在第一波網路及明信片票選中得票數最低,其實與宣傳有很大關連,地方動員宣傳起步太慢,近年來馬祖的知名度雖有提升,但比起此次入選的十大小城,馬祖的名氣的確是略遜一籌。
 此次評選活動中,除了網路、明信片票選所佔百分之二十分數外,其實決定輸贏的是委員評選的百分之八十,在專家審查會議中,有委員提及馬祖的對外交通,出席簡報的北竿鄉長周瑞國被問的是啞口無言,馬祖長期對外交通不便是鄉親以及地方政府長久的痛,也是此次評比活動不能有更高分數的遺憾之一,因此交通改善之路不能停歇,若無便利對外交通,連生存都有問題,何來觀光小城頭銜。
 從此次入選十大小城的名單中得知,所有小城都有地方特色,雖有網友認為金門金城鎮特色不明顯卻能入選,但其優越的中轉地理位置成為另一加分項目。找對方向發展特色是今後馬祖觀光建設最重要的課題;以最近全台瘋賞櫻來看,很多民眾希望地方也能大力推廣種植櫻花,但櫻花真是馬祖的特色?豆梨、海桐不能成為馬祖特色?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但不是樣樣要學別人,認清自己、掌握特色才是永續生存之道。
 要入選觀光小城其實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交通為第一要務外,島內的建設腳步要加快,曾多次來馬拍攝外景的日本名人瀨上剛也是此次活動評選委員之一,他個人對於小城國際化十分重視,建議小城應在路標指示上加強英日語的標示;而環境的維護工作也是活動評選的重點項目之一,過去我們一再強調做好環保,觀光就成功了一大半,這方面的工作仍有進步空間,包括觀光客對公廁的評語等。
 觀光局舉辦十大小城的目的是希望喚起全民對台灣發展觀光的重視,發展觀光絕對不只是官方的事,民間的積極參與與自覺亦十分重要,此次意外落榜的三義地區,被委員指出木雕來源地標示不明,充斥大陸貨,同樣的問題可能出現在馬祖,突顯在地化的重要,現在馬祖很多商家以大陸貨充當馬祖特產,對長遠發展均為不利,應引以為鑑。整體而言,馬祖兼具多元人文與戰地背景,是觀光的潛力地區,不可妄自菲薄,未來仍是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