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服膺「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才能適應資訊流通快速的社會,馬祖各鄉設立社區大學教學中心,就是在這種理念下成立,希望可以讓民眾有一個進修的環境及更多元的課程。近年來,各地都在籌設社區大學的建立,希望能將高等教育普及到一般民眾,透過社區大學的建立與發展,將高等教育落實到社區。馬祖原本就是一個人口少、資源少的地方,加上又分散成四鄉五島,因此也造成社區大學的不易推動。但是基於終身學習服務的終極目標,不可輕言放棄社區大學紮根馬祖的願景。
社區大學作為社區公共領域的一環,可以活化社區網絡,讓許多人有更充分的能力,進一步利用社大的資源,發展人與人之間互助的關係,最後進化到社區改造運動,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讓每個社區民眾成為社區的夢想家及行動家。社區大學不同於既有僵化的教育模式,目標是建立一個成人學習的典範。在台灣各地,社區大學運動已融入民間,並且蔚為一股風潮。馬祖可以被歸類為偏遠離島地區,但是絕不能脫離知識學習的疆域。
在過去資源匱乏的年代,只有少數人能上大學,許多有心念書向上的人,被拒於門外。然而知識的學習,不應被侷限在傳統大學的象牙塔裡,知識的學習必須平民化,大學的學習之門應永遠敞開。社區大學不會對平民大眾學習的可能性預設成見,阻斷其學習的機會。在社區大學裡,知識不再被菁英壟斷,它將從學院的象牙塔走入社區。隨著時代的變遷,世界潮流所趨,因應社會轉型的實質需要,我們認為應該廣開學習之門,大學之道應該更大眾化,來滿足大家學習的需求。
終身學習是全世界共同的潮流,終身學習能力關聯一個國家人民的素質與能力,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競爭力;同時,社區終身學習也是一種生活的學習、人生態度的學習、智慧的學習,套用現代的話,是一種EQ的學習,是目前學校教育最缺乏,也是無法用考試評量,不能以證書保證的。對已經步出校門,不再身處教育體系中的人,需要更多的激勵與啟發,以建立終身學習觀念。在這方面,社區大學是很好的場域,但也需要政府給予必要的資源,以發展相關計畫與課程。
當然,馬祖社區大學的推展有其侷限性,非短時間能夠見到成果,還需要凝聚更多的社區向心力,以及建立認同參與。
社區大學 活化居民學習動機
- 201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