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也好,辦公處所也好,隨著大環境改變及實際需求,環境均有必要改善或擴充,像縣府新大樓興建,地方政府這一年多也積極推動規劃,的確是有必要,我們相信新辦公環境符合現代化需求,並進而提高工作士氣及效率。
縣府新大樓興建,最理想應在戰地政務終止後推動,民國91年縣府組織第一次修編時就要規劃,不會像現今空間不敷支配,部分府內業管局室不得不外遷,甚至一個課因擁擠也須外移他處辦公。整體而言,業管局課分散各處是不理想,但亦是沒辦法的權宜作法。
過去固然是時空背景不同,辦公處所蓋大樓擔心民眾會說話,但是我們還是要有遠見,以縣府現有大樓來說,興建於民國67年前後,雖然結構可以,但是早期空間趕不上新行政需求,加上停車區域狹小,民眾洽公非常不便,鄉親要求蓋新大樓的聲音升高。
地方生活品質提高,鄉親蓋樓房,不僅生活環境變好,連子女住新家也長得快與好,甚至未來電梯也是必要需求;辦公處所也是如此,辦公環境好,民眾洽公舒適,也不必四處奔波,同時工作同仁士氣、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地方自治後,事務多元龐雜,業務變多,尤以凍省之後,縣府架構及地位變重且拉高,工作項目亦龐大。以現有空間而言,一至三樓府內局室空間都過於狹小,檔案儲存更是塞爆;過去在容納不下狀況,部份業管局室如文化局、環保局、建設局外搬,並也相繼建置大樓,交通局則遷在車船處,就橫向連繫及業務會簽總是不便。
再者,停車是府內人員及洽公民眾及各單位最感不便,除了機車外,其他車輛難以停靠,拜訪的團體也是要停在山隴廣場,再經菜圃走到縣府大樓,雖然路程不遠,但便利性總是不好。
規劃新建聯合大樓必要性,第一,帶動周邊區域的商機,規劃完善更是一個新的發展。第二,府內局室全部合在一塊,相互連繫,民眾洽公走一趟全部OK,第三,寬廣辦公空間,可提供良好辦公情境,對行政效率可相對提升。至於,原辦公大樓將來在新大樓完成後,也可再利用,或是做為第二辦公處所,或是租用給中央機關。
我們肯定地方政府積極推動規劃新大樓,並期待新大樓不但是提供鄉親洽公的舒適、便利場所,也是公僕推動執行工作的好處所,更是馬祖新氣象的新指標。
欣見縣府新大樓規劃興建
- 201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