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特色商品聯展之省思

  • 2012-05-25
 配合大陸地區招商活動所推出的離島採購,馬祖地區也卯足勁配合,希望增加馬祖與大陸的經濟合作交流管道,立意頗佳,但活動辦來值得檢討之處也不少。馬祖近年來不斷藉由辦理大型活動,希望可以打響馬祖知名度,但活動辦完之後如何在其中學習經驗與反省,才是未來進步的基礎。
 首先以馬祖特色商品聯展之名辦理,但其中馬祖的商家只佔其中三分之一,其他都是台灣廠商,有的廠商根本連人都沒來,東西送來而已;當然馬祖地區特色商品種類與數量不足,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但此次的活動除了南竿為主的商家外,並不見其他離島商家或社協創意產品的加入,並未能整體呈現馬祖整體的產品內涵。
 再來地點的選擇,原本納入考量的有三個點,包括民俗文物館、枕戈待旦與新開幕的馬祖圖書館,雖然不知道後來選擇在枕戈待旦的理由,但當天的現象顯示雖然在枕戈待旦公園舉辦,頗具創意,但該場地並不適合進行商展活動,除了一樓外,二到四樓空間狹窄,桌子擺設後,人員沒有活動及迴身的空間,光線也不充足,後來許多在樓上的商家代表就吵著要下來,因為上面根本沒有人氣,更沒有業績。
 第三是欠缺整體意象,現在各地舉辦商展,都必須大花心思進行周邊意象布置,那天的商場除了一樓攤位有稍許布置外,其他樓層只有桌子跟牆面的店家名稱海報,桌上擺設沒有經過設計,讓人試吃都沒勁,遊客當然也無心逗留。
 馬祖有沒有適合辦理商展的適合地點?答案是沒有。馬祖產業尚未具規模,過去根本沒有辦理相關活動的需求,因此這次當然試驗性質相當高。有鄉親私下討論,未來若希望陸客成為主要消費對象,也許在碼頭旅運大樓建置時,將商場規劃納入,而此次的活動馬祖商家參與規模有限,不如在民俗文物館四樓舉辦,可以順道欣賞馬祖文物,增加對馬祖的瞭解;再來或是選擇光武堂,同樣是舊建物再利用,光武堂空間較為寬敞,人群亦可以導引至馬港商圈消費。
 當然馬祖要辦理類似的活動,原本就不容易,因為客群有限,原本預計要來的大陸採購團人數銳減外,其他流動的觀光客或本地鄉親也不多,因此即便持續幾天的商展人數超過千人,但實際消費業績相當有限,名副其實看得比買得多。
 枕戈待旦活化利用的用意頗佳,雖有大型商展的缺點無法克服,但小而美的銷售點或是景觀咖啡,都是非常適合,仍待相關單位給予適當的規劃利用,讓好景點可以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