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外包應落實稽查考核

  • 2012-05-26
 近年來,勞務外包已成為政府部門許多管理工作未來主要的規劃方向,因應這個政策方向,地區由民間組成的清潔公司或相關公司行號成了新興行業,從中央駐馬機關到基層鄉村,每年都有許多標案推出,廠商間為了競爭造成低價搶標時有所聞,表面上看來政府部門因為低價競爭而節省經費,但實際上卻得面臨低價所可能帶來的服務品質跟著降低的風險。鄉愿與怠惰是現階段勞務外包業主機關最常見的毛病,包商食髓知味換來得過且得,原本立意良好的政策卻成了為人詬病的失職。督導與考核機制的落實是公部門現階段最能有效掌握品質的方式之一。
 公部門的勞務外包是一項立意良好的政策,一方面節省政府的人事開銷,又能創造許多就業機會,目前馬祖地區的勞務外包不外乎清潔、環保、廚工等項目,均屬技術門檻較低的範圍,多數鄉親若能標到,只要用心都能把工作做好,但地區得標廠商卻往往無法落實,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低價搶標,在考量人事成本的開銷之後,不得不簡化應有的工作流程。馬祖地方小,人情關係密切,難免產生鄉愿及人情的壓力,但隨著觀光發展日益成長,我們面對的是來自各地的觀光遊客,景點與公廁的維護都與遊客有第一線的接觸,影響層面也越來越廣,政府主管部門不能不謹慎為之。
 原本可以共創政府與民間雙贏的政策,卻因為執行上的怠惰與忽視,讓全馬祖揹黑鍋,不論是中央或是地方機關單位,有越來越多的外包案在推動,政府部門在外包作業的前、中、後三期都需要用心與決心,做不好的就要依法解約或加以處罰,在合約的規範下依法行事是最沒有爭議的。如何有效掌握品質,完全要看業主的心態,考核應是常態性的工作,而非突發事件,有人反應才來做。
 因應地區的特性與需求,勞務外包成了新興的行業,有越來越多的鄉親透過向政府公部門爭取勞務外包取得短暫的就業機會,在工作難找的前提下,各機關的勞務外包競爭是一年比一年激烈,低價搶標的結果,讓工作內容與實際報酬幾乎不成比例,但業者抱著先標先贏的心態,大家在標價上殺紅眼,然後在實際執行勞務時心存僥倖或得過且過,如果碰到不在乎績效與形象的主管機關,損失的是馬祖的形象。
 主管機關只要落實監督與考核,外包的標價就會走向逐步合理化,勞務與報酬也跟著合理化,對政府與民間業者而言都是件好事。人情世故到處都有,但我們不希望大家都因此向下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