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社會進步的基石

  • 2012-05-27
 全球化趨勢下,馬祖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才能擁有競爭力?生活在馬祖這塊土地上,除了要認識在地生活,也要了解世界的改變。未來沒有國界,世界是連接在一塊的,因此,馬祖若要與世界接軌、開拓厚植自身的競爭能力,必須積極主動學習,保持對知識的好奇心。而這股推動馬祖向上提升的發展過程,閱讀正是其關鍵的力量。
 現在年輕人不讀書的危機,是愈來愈嚴重,政府部門只重視經濟指標的數字,完全輕忽閱讀指數。經濟的起伏是一時的,閱讀的崩壞是千秋的。當一個社會的父母都忙於賺錢,當各個政府部門都忙於經濟,當一個社會都崇尚物質,讓孩子與各式各樣的新興電子機器為伍,在精神領域造成巨大的缺口,在文化領域造成巨大的轉移現象,在心靈養成造成巨大的空虛,在行為認知造成巨大的幼稚,於是形成一種淺薄貧乏的社會氛圍。一切社會亂象都從這裡開始,包括拜金、暴力、人際關係疏離、家庭倫理失調、機器祟拜迷失、社會系統錯亂。所以當大人、孩子都不樂於親近書時,這是一種社會心理與價值建構的危機。
 近年來,逐漸有看到觀念的改變,尤其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新的資訊大量湧出,若沒有快速閱讀的能力,很快就會被社會所淘汰,閱讀運動就慢慢蔚為風氣,許多學校開始推廣閱讀,也有很多基金會買書贈送,即使是偏遠的馬祖離島,也愈來愈正視閱讀這件事了。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人人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卻都不能認真去面對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讀書的現象,甚至有意無意的故意忽視。因為這是一個速食社會,大家都努力於馬上可以看到成果的建設;而閱讀是心靈的建設,長期且不易呈現成果。
 這幾年來,馬祖各所學校與文化單位,相繼推動孩子從小讀繪本、聽故事,鼓勵父母也要陪小孩共讀。小朋友在學校受到的教育,在家庭裡也能夠被執行,對孩子而言,這是最好的示範。爸爸媽媽多一點機會與時間,關掉電視、手上也沒有零食或玩具,在家陪孩子一起看一本書,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會養成這樣的習慣。推動閱讀,除了老師做為教室第一線的推手,行政力的介入也同樣重要。當一校的靈魂人物-校長,全力支持與領導校園閱讀計畫,閱讀教育就更可能繽紛的落實與茁壯。當孩童閱讀不只為趣味,更能獲取知識時,或許就是推動閱讀成功了。
 閱讀是教育的靈魂。閱讀,雖然不能阻止地震,也不能改變金融危機,但它能改變我們面對一切的態度,及處理方式。閱讀,無法用秤量,也不能比較多少,但它會改變想法,提升思想品質。唯有閱讀才能養成遠見真知的視野,為人類文明創造不朽的奇蹟。正在迎頭趕上的馬祖,更要體悟閱讀具有的重量,從學校、家庭到社區,如果都能將閱讀視為永續發展的基石,相信馬祖的未來充滿了璀璨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