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衛生局舉辦抽獎活動,因為「同名同姓」,網路上出現未經查證就任意指摘的輕率貼文。雖然貼文之後,「張冠李戴」的烏龍爆料立即得到澄清,也遭到其他網友的指責,但是不明究理的舉動,還是對主辦單位及「同名同姓」當事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甚至割傷了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基礎與和諧。
從這個偶發小事件,又再一次讓我們知道「言之有物」的嚴肅性。尤其即使身處在科技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無論是來自網路、報章雜誌、電視等,都暗藏著許多不實的訊息。有許多的訊息不能人云亦云,必須經過仔細的思考,並且親自求證,觀察是否與事實有所出入,這樣的資訊和知識,才能真正為自己所用,才是真智慧。人們常以自己眼光去看事情,不一定正確。人際衝突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這樣或那樣,但多替別人想一想,將心比心,約束自己,多體恤別人,尊重他人的權益,類似這種未經查證就任意質疑主辦單位公平性的影射文字,就不會出現在網路上。
網路空間雖然處於虛擬世界,但在網路上的一言一行仍會被記錄下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認為是錯的、是不禮貌、是會令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一樣不能在網路上展現這些行為。因為每個人都希望使用網路時能夠開開心心與對方互動,所以,在我們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之前,要記得先尊重別人。網路上的言論和現實社會上的言論,並無不同,發言時更要注意。
隨著電腦網路的日益普及,打破了人與人之間距離的障礙,但由於缺乏溝通的技巧,往往造成彼此之間不必要的誤會,加上在網路上由於其匿名跟隱密性,使得很多人在無意中忽視了網路言論應有的界線與分際。在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尊重與包容」顯得尤其重要。尊重別人的思維與感受,會增進人與人相處的融洽;網路發表意見固然很好,但方便不是隨便,否則我們在漫無忌憚的發言中,可能不知不覺中造了口業,傷害了人而不自知。
不要隨便發表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內容,或是在網路上隨便罵人,因為不管在日常生活或是網路上,沒有根據地批評或是說別人壞話,都是會觸犯法律的。網路禮儀的內容就像日常生活裡的禮節一樣繁多而瑣碎,然而基本原則是相同的,便是「尊重」。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懂得尊重,行事為人便不容易失禮。在網路上也是一樣,不管是在發言、使用、應對互動上,只要秉持著尊重的態度,便可使使用者個人與互動對方都相當愉快。
網路發言不能失守真實性的底線
- 201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