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每年自5月1日起陸續進入「禁漁期」,但大陸漁民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紛紛越界跑來馬祖海域打撈作業,數量之多也是蔚為奇觀,也讓海巡單位頭痛到爆;我們認為除鼓勵海巡加強取締及嚴格開罰外,也要透過管道向對岸反映此情況,最好能提供這些不但在禁漁期間出港,還肆無忌憚越界作業漁船的船籍資料,給對岸海事單位,一來減少我方不必要之支出,再者由對岸的嚴刑峻法來懲治,效果應該更好。
本報日前報導指出,各離島海域近期很熱鬧,莒光、東引海域大白天就清晰可見一整排的大陸越界漁船,原來是對岸福建省5月1日起進入休漁期,但也成了大陸漁船越界到馬祖作業的高峰期,地區漁民也反映大陸漁船行徑囂張,尤其在起霧時更有炸魚、拖網等非法作為,嚴重破壞海洋生態資源。
一些民眾可能會疑惑,「不是說大陸的禁漁期嗎?怎麼還有大陸漁船出現在馬祖海域」? 禁漁期照理是所有漁船都不准出海,但據了解,有些小漁村管制不夠落實,根本無視法令的存在,仍然出海照常作業,所以馬祖海域還是看得到這些「很有辦法」的大陸漁船,而這種情況,根據往年經驗在9月解禁後是更為嚴重,令人搖頭。
大陸漁船越界作業嚴重影響漁友生計,也是長期以來無法解決的現象,雖然過去海巡隊取締越界漁船,略有嚇阻之效,近年海域生態也有好轉跡象,今年還應「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新增條文,開出馬祖水域首宗開罰案例,漁民還感到相當欣慰,但從近日觀來,越界此現象始終未能斷絕,著實令人扼腕,在大陸海域漁資源過度撈捕之後,勢必拉大撈捕區域到馬祖來,地區漁友對大陸越界事件不滿及憤慨,我們當於理解無奈及心痛,地方政府及民意代表也感同身受,過去亦曾迭次向海巡與中央相關部會及首長反映,但中央相關似乎怕觸及兩岸敏感問題而無具體作為,也深怕引起民間糾紛。
我們認為,越界事件無法杜絕,是因想要當場查獲有其困難,而且大陸漁民對地區的地形及海流,甚至可能對海巡的動態都有充份的掌握,採高機動作業模式,增加海巡緝捕上的困難,但核心問題還是在於海巡的作為,身為執法、維護單位,有船艇、有人力,本應守護這片海域,不能只對自己漁民管制嚴格,卻對大陸漁船束手無策。
我們希望,海巡署應再增派海巡人力、艇數,加強駐紮在橋仔、大坵、高登、亮島等處,可就近有效地執行驅離任務。民間也該有守望相助的精神,發現有越區即撥打118通報,只要我們做好防護、驅離、管理工作,讓對岸漁民沒有任何轉圜空間,相信往後海域上會有一片清明的情景。
對岸禁漁期間越界問題應思因應之道
- 20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