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自81年戰地政務解除以來,中央不斷挹注經費投入交通民生基礎建設,但多年來也有不少被認為錢沒花在刀口上的批評與質疑,政府面對民眾的質疑時理當虛心檢討,特別是在中央經費一年比一年減縮的情況下,建設經費得來不易。所謂政策的錯誤比貪污還可怕,不論是鄉是縣,在政策推動的過程中務必要事前謹慎的評估,否則是花錢討罵之外,還要把馬祖名聲也拖下水。
鄉村建設會被認為是錢沒花在刀口上,原因是民眾也好,政治人物也罷,通常犯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建設大忌,缺乏鄉村整體發展規劃與景點開發設計,是造成浪費或投資不當的最大原兇。以各鄉年年投入的村容改善來看,通常經費不多,一村分一點,結果就不容易看到成果;有鑑於此,近年來省府基層建設補助款就要求各鄉要集中運用經費,把分散的經費集中,這樣的建設較易有具體的成效,各鄉也認為此舉有助於整體村容景觀規劃。
近來最受民眾質疑的大概是各鄉的道路改善工程,鋪了又挖、挖了又鋪,原因是許多管路單位無法配合做一次的下地,從電信、自來水、電力、寬頻、污水到有線電視等,這些管路不論是政策還是經費因素,造成推動時程的不同,但管路整合是現在地方政府十分重視的政策,工務單位希望現在只要道路挖一次,至少應保持未來10年內不再開挖,我們期盼是項政策能貫徹實施。
其次是中央計畫型的補助經費,也可能帶來浪費公帑的罵名,地方為了爭取經費,經常是被迫要做選擇性的建設與開發,諸如城鄉新風貌、道路生活圈、水土保持等,有時無法做到符合地方輕重緩急的要求,此時民眾可能產生對政府「是的不做、做的不是」的誤解,特別是在中央經費日漸短少的情況下,難免產生所謂的排擠效應,對整體建設與開發反而產生更大阻力。
馬祖地小島散,建設規劃的基調尤其重要,地方政府從概念到評估規劃到執行,專業顧問公司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好的建築師或設計團隊必須能真正貫徹業主的理念,要有周詳的考慮。建設經費得來不易,要善用每一塊錢,成敗其實就政策形成開始;馬祖地方小,任何的建設都與村容景觀有很大的關連,基礎建設也可能是觀光建設,因此更應有整體規劃的概念。
馬祖要進步,建設的腳步自然不能停,但建設的方向與經費的運用不能不考慮「社會觀感」,事有輕重緩急,尤其是操之在我的經費更要有所考量,建設規劃務必求實用,看不到具體效益的建設即使有錢也不能做,部份建設在呈現之後無法令人滿意,甚至是遭到批評,這些均非各界所樂見之事。
建設經費應視整體規劃妥善運用
- 201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