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安全 全民動起來

  • 2012-07-16
 最近國內發生多起重大溺斃事件,特別是新北市沙崙海域發生4死1重傷的不幸溺水意外,成為社會矚目焦點,我們為來不及長大的孩子感到惋惜,而台灣幾起溺水意外,也提醒我們注意海島馬祖水域安全的重要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西元2000年全球溺水死亡人數高達40多萬人,男女比例約2:1,其中低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佔溺水死亡人數的97%。而根據衛生署統計,我國近20年來平均每年約有九百餘人死於淹死或溺水。因此水域安全是不可忽視的議題,特別是四面環海的馬祖,更需加以注意重視,以防止不幸意外的發生。
 在溺水意外中,以青少年溺斃最令人感到不捨,青少年於暑假期間結伴出遊機會增多,因此只要學校開始放暑假,就會出現青少年玩水溺斃的新聞。根據消防署的資料,去年我國高中以下的學生與孩童,溺水事件比率為12.7%,因此馬祖水域安全教育,應從校園開始,讓馬祖孩子們向海洋學習,平安長大。
 馬祖四面環海,鄉親與海洋接觸的機會較台灣民眾要多,但由於受到戰地政務海防管制影響,因此除了獲准出海打魚的漁民外,其實許多馬祖民眾並不會游泳。就算會游泳的民眾,其泳技也是土法煉鋼、自我摸索,與其說「會游」,不如說比較「敢游」,游得氣喘吁吁卻無效率,而這些自認為很會游泳的老漁民、老「泳」士更缺乏防溺搶救的技術與觀念。因此建議鄉親應以謙虛的態度,向專業者重新學習最新的游泳、自救、救人技巧,在萬一發生意外時,創造自己最大的存活機率。
 另外,國外泳客對於救生單位的指導非常配合,高度重視救生單位的專業與判斷,但馬祖的游泳民眾、釣客、漁民卻常把救生單位不當一回事,特別是自以為老經驗的釣客、漁民常不願配合消防、警察、海巡、岸巡等單位的勸導,甚至還對相關單位惡言相向,這都是自大玩命的行為。
 水上救生需要熱心之外,也需要專業。連江縣消防局於民國90年正式成立,落實專業分工及統合資源、強化救災體系,近年來不斷充實裝備、提升救溺人力素質,確實也發揮一定防溺與搶救功效。但受限於地區人口結構及單位編制影響,地區防溺救災能力無法像台灣一樣分工精細,更無法與澳洲、美國等水上救生先進國家相提並論,但仍建議相關單位應多與台灣、國外專業團隊進行交流學習,以有限的人力、資源,發揮最大的功效,成為馬祖水域的守護神。
 一個成功的救災單位,並非是災害發生時第一個抵達現場並完成搶救,而是能防止任何可能發生的溺水意外。時序入夏,期望今年馬祖水域安全,全民動起來,防止任何的溺水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