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旺季交通輸運應有對策

  • 2012-07-18
 每年6月下旬到9月上旬,是地區的觀光旺季,從事觀光產業的無不引頸企盼,畢竟一年就靠這時間多賺點錢,但其他居民尤以公教人員而言,卻只單純感受到交通塞爆之苦,尤其今年是更加嚴重,還出現「天氣晴朗,卻要坐船」的窘境,以至各界對此季節的感受是冷熱兩樣情。我們認為,發展觀光是既定大旗,全體居民應該全力支持相關政策,不可置身事外甚至違背,再者就是旺季期間的交通配套措施要提前推出,讓各界有規則可依循,盡可能顧及在地民眾行的便利,才能降低對立情緒與不滿聲浪。
 今年暑期馬祖旅遊很火紅,加上暑假期間的教職員出遊潮,讓從6月底開始到現在,空中交通出現塞爆情形,尤其是馬祖往台北航程,候補單每天都厚厚一大疊,一些隔天有急事的人,只好選擇較穩定的海上交通;而這期間為何很多人進得來卻出不去,據了解,主要原因是旅行社行程的操作模式,從5月開始各家旅行社就在大搶票,也有不少旅行團是採前夜搭船前往馬祖旅遊,而回程時是選擇搭乘飛機返台,加上旅行社作業較早,導致機位幾乎都是被團體給訂走,7月上旬就傳出7月整月份的班機都被訂滿的消息,而臺馬輪也因為有空中交通的輔助性質,同樣是訂位爆滿。
 機票訂不到、有事走不了,成了近日最大民怨,畢竟沒有與觀光業沾上邊的民眾,確實只感受交通塞爆之苦,還因此出現不少較不理性的言論;確實,發展觀光卻為在地民眾帶來不便,是該思考加以避免的地方,在無法立即找出如何照顧在地人交通權益又不失公允機制的當下,首先要做的,應該是積極提升整體運量及調節旅客人數。
 整體運量方面,空中受限於每日班機次數,還會受到天候影響而取消班次,此期間或許可以研議與合富輪商談合作,成立備援機制,只要機場關場,就可與臺馬輪搭配進行「雙向夜航」,以有效當天就輸運完臺馬兩地的滯留旅客,同時中央民代也應持續給航空公司壓力,不該每班都擠成跟沙丁魚罐頭一樣,一點餘裕空間都沒有,甚至出現超訂現象,旺季期間增班的呼聲不能停止,加班機制更該要求確實執行。
 調節旅客部分,軍方之前已主動釋出善意,即請官兵暑期休假多利用船隻往返,並視需求出動軍機輸運官兵,連帶民眾也能受惠,對此要向軍方大力支持及具體行動表示謝意;旅行社也要雙向操作,機往船返或船往機返都要平衡,才不會導致哪一邊交通需求特別的多,同時拉大旅遊動線,多鼓勵遊客前往莒光、東引等處參訪,即可提升旅客搭船返台的實際需求。最後是在地民眾,持續養成即早訂位、不重複訂位及主動取消的好習慣,才能確保自身權益又給他人方便。
 暑期放輕鬆,旅客與鄉親都是希望來去順暢、玩得開心,政府部門應研議制定旺季的疏運機制,中央民代也應主動關心協調,讓暑期旅遊旺季能適時擴大運量,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活水,同時也讓在地居民行得方便。